“裴欢儿,只要今日你说你有苦衷,我便信。”
可裴欢儿转身就走。
唯有一个背影。
父兄行刑那日我去了,是圣上亲自行刑。
天下文人白衣素镐,齐声喊冤。
那日,下着大雪。
第一个被腰斩的是我的父亲楚德明,他自幼苦学,只为报国。
之后兢兢业业数十载,在官场沉浮,从未有过半分疏漏。
更是在定北之乱时。
为护百姓,一介文臣拿起了剑,斩奸佞于刀下。
因此,他年幼的嫡子惨遭分尸。
他说:“食国之俸禄,便该担护百姓之责。”
为父,他捧着幼子的衣裙哭红双眼。
为臣,他直面圣上,却挺直脊梁:“臣无悔!”
第二个被腰斩的是我的大兄姜为民。
他十四岁考得功名,是南姜国最年轻的状元郎。
此后外放西南,一生为国为民,哪怕西南贫苦,他亦无怨。
为官五载,他日日嚼的是野草根。
只因治下之地尚有食不果腹的数千百姓,他为父母官,实无颜食之荤糜。
……
最后一个,是我的幼弟。
他是庶出,自知今生或无法为官。
可他日日耕种,只盼有一日能让南姜万千百姓都有米可食。
第28章
可圣上,他们又有何罪?
那夜,我亲自捡了他们的尸骨。
按理,是该丢去乱葬场的。
是顾小将军求情,才求得陛下网开一面,允我捡得亲人尸骨。
顾小将军许我会护楚家妇孺无虞。
可意外仍是发生了。
祖母一生清高,可外放途中,惨遭乞丐玷污。
事后,她自刎而亡。
母亲自幼出生将门,担起了护卫楚家幼女的责任。
可最终母亲却只能磕头求得官差手下留情。
母亲向来高傲,在父亲面前更是从未低过头。
母亲最后一次给我来信,信上只有一句话
【阿洵,活下去。】
【楚家亡魂总有洗清冤屈的一日。】
可笑的是,我和顾小将军的婚事陛下下旨,定在了我父兄头七那日。
顾小将军满是歉疚。
“阿洵,对不起。”
有何好对不起的?
他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无人能反抗。
成婚后的三月,听闻王妃生了孩子。
而她孩子出生那天,顾小将军的探子送回消息
【楚家满门妇孺,皆服毒而亡。】
我哭着扯住顾小将军的衣袖,哽咽不止。
“顾小将军,你说过要护住我楚家妇孺的。为何祖母惨遭毒手,可为何她们一人未剩?”
顾小将军吞吞吐吐。
最终只说:“对不起,阿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