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中市南边的米仓山里有一个超级大洞,洞有多大呢?我朋友父母所在的军工厂,整个厂区就建在洞里,而且只利用了进口一点点。洞极其深,谁也没探到过尽头,往里走能听见轰轰的水声。据说这个山洞很可能与地下暗河相联,一直能通到四川去,是一条超级大隧道,颇有一点南派三叔《大漠苍狼》里那个洞穴的感觉。这里发生过不少诡异事件,工厂搬迁走以后,这里盖起一个庙,叫大佛洞,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题。
那会儿正是这个军工厂的鼎盛时期,里外得有数千人。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需求很大,于是很多当地人跑到工厂旁边开小吃店。其中有位大婶,做得一手好米皮,极受厂子里的人欢迎。我朋友小时候经常去吃,印象深刻。后来这个军厂子搬迁去了洛阳,周围那些小生意自然就做不下去了。大部分人回去继续务农,那位大婶是个有魄力的人,一挥手说搬!居然一路跟着工厂到了洛阳,依然开了个米皮店,还是开在厂区旁,招待的还是那些老熟客。
在厂子搬迁前,我朋友就跟父母离开了,所以一直没机会再品尝大婶手艺。这次到洛阳旅游,她一直惦记着一定得来吃一次。我们进了店,大婶已经满头白发,看到我朋友一愣。朋友报出父母和自己的名字,大婶哦了一声,转身很快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皮,作料搁得和当年朋友爱吃的配比一模一样真亏这么多年她还记得。我也坐下点了一碗,然后就彻底沦陷在汉中米皮的香味里,直到今天。
负责开车的黄二桶忽然说,前面快进汉中市了。我这才收回思绪和口水,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
我们现在走的这一条路,其实不是诸葛故道,而是米仓道,是汉中通往巴中的老路。按照诸葛亮的出差路线,应该是从宁强先到勉县,再到汉中。不过我们接下来还要去略阳,所以不妨先绕路米仓到汉中,再反着往勉县走,这样最有效率。
从地图上看,汉中是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一片狭长盆地,汉水恰好流经其间。别看这里群山四塞,隔离中原,其实战略位置十分优越,攻守皆宜。当年秦国据汉中,得巴蜀为后援,国力大振,得以吞并六国。刘邦在此被封汉王,成就了大汉几百年霸业,连汉民族的名字,都是源于此处。倘若没有汉中盆地的存在,蜀秦之间的崇山峻岭得加厚三、四倍,通行难度翻番,历史会变成怎样一个走向,可就不好说了。
对于蜀汉北伐来说,汉中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前进基地,无论从经济、军事还是政治上,都拥有极大优势。所以诸葛亮整顿好川中国务之后,直接把办公室搬到了汉中,从此扎根于此,死后也葬在这里。可以这么说,成都是蜀汉的首都,而汉中则是蜀汉陪都,也是蜀汉国家战略的核心所在。终诸葛亮与姜维两代,蜀中都是供给汉中的输油管道,源源不断把养料供给汉中这台发动机,让其疯狂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