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望,最好能博得某位大佬的青目。只是如此多的士人涌入京城,狭小的市场便难免不堪重负,吴承恩在城中转了数日也寻不到可心的差事,还是先前那位富商再次上门,看在《西游记》的份上,托人将他举荐给了穆国公府。
“穆国公府一向宽和,倒不会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先生也不必过虑。”富商道:“只是穆国公世子却实在是有些……古怪。先生还是要仔细些好。”
高高在上的勋贵子弟,与他这投亲靠友的落魄士人能有什么交集?射阳山人压根没有放在心上。但他拿着富商的名帖到国公府投石问路,却居然是国公府的管家亲自将他接了进去,设坐请茶,殷勤招呼,而后穆国公世子不知怎么的从后门走了进来,同样是热情洋溢,殷殷问候;不但关心了他的近况,还特意问了好几句《西游记》。
吴承恩:?
好吧,穆国公世子这么礼贤下士,他也很感动;但这么这一个多月以来,遇到的人一个两个全部都在关心他尚未完稿的《西游记》呢?
这本书有这么火吗?他怎么不觉得呢?
问候完《西游记》后,世子又亲自叫来管家,当面为吴先生找了一个清闲而又妥帖的差事,考虑到了吴承恩在京中的处境,处处都安排得非常周全。蒙受如此细致妥帖的恩遇,吴承恩连连道谢,大为感激,一时竟隐约升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拳拳之心,感慨莫能明状。
眼见火候已到,穆祺终于展开了他蓄谋已久的燕国地图:
“吴先生,在下手上恰好有一份小说的大纲,想请先生过目指教。要是还有一二可取之处,还烦请先生劳动大笔,稍稍润色。”
吴承恩微微一愣。说实话,稗官野史小说家言,有识者所不取。宗师大安建国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