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吧,大礼议事件后朝局更易,圣上最为痛恨厌恶的,恐怕就是杨廷和父子了。只要你愿意骂杨廷和,那就是圣上贴心贴己的好臣子。
当然,仅仅骂几句杨廷和还不够有情绪价值,归震川继续读了下去。
大纲详细描写了飞玄子逃出家族后面临的困境。离开家族的庇佑往日的仇家都找上门来,甚至连杨姓管家都派出杀手料理后患。在走投无路之时,飞玄子不慎划破了手指,鲜血渗入他出生时口中所衔着的那块玉佩之中,于是一道碧光乍然闪现,白衣飘飘的仙影自玉佩中破空而出,抬手一道剑光,照亮九州万方:
“剑来!
归震川的眼珠子鼓了起来。
·
眼见归先生久久没有说话,世子终于只有开口提醒了这份大纲是他融合百家之长,精心草拟而来,不信不能
得老登的赏识;但老登毕竟于凡俗不同,一般的读者可以靠文案靠黄金三章吸引,老登这种刁钻货色,就必须要下大招狠招,抢先将爽点揭发出来;这便需要仰仗归先生的大笔,在数百字的人物小传中充分体现故事的魅力:
“归先生,我以为,这篇小传可以命名为‘天不生我飞玄子,仙道万古长如夜’;当然,叫做‘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真君道成空’也可以,我没有意见。”
作者有话要说
说实话,老登在修仙上的确是完全没有底线,甚至可以纡尊降贵的给方士说好话、行礼、送东西……
穆祺:忍着恶心舔的痛苦有谁懂啊!
老登的情绪是非非常不稳定的,随时可能改弦更张,为了保证改革顺利推行,不能不小心捧着这个老仙男,时刻让他高兴【番外】
理所当然的,穆祺一文激起千层浪,效果就好像在夏天的池塘里扔了块砖头,千百万只青蛙都一齐叫起来了!
应该说,大安的士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基本素养的。尤其是此时泰州心学方兴未艾,江南讲学论辩之风颇为盛行,虽然匿名文章出言不逊,但大家也还可以忍受。江南士林中为首的几个详细分析了这篇叫战论辩的文章,认为观点虽然颇为老套,但学养还是相当之深厚,应该是行家里手的手笔,于是按捺住火气写了一封回驳的文章,同样发表了上去。
然这篇文章被转到大宋之后,理所当然得便招来了一顿阴阳怪气的讥讽守旧派的文人如今在舆论上洋洋得意,哪里容得了别人反驳他们?所以照例是引经据典一通讽刺,同时还暗搓搓的影射了对手的祖宗十八代这也是他们论辩的常用套路,理论争锋之后就是高雅清新的暗示影射,主打一个精神攻击与学术攻击两重并重,保管噎得对方直翻白眼。
只是可惜,这一次他们算是踢到铁板了。
都是在春秋笔法中泡大的文人,谁能不知道这一点猫腻?大安的儒生们一看回复便火冒三丈,当即便解除一切道德束缚,迅速进入了高昂的战斗状态。
不就是阴阳怪气么?不就是含沙射影么?玩弄一点若有似无的春秋笔法算什么本事?看老子直接给你造个黄谣!
谣言,启动!
宋儒倒也不是不会造谣,但毕竟范围太小竞争
不够,基本手段就是硬编生造,强行甩锅,合理性与戏剧性都远远不如大安儒生在谣言市场中生死淘汰出来的强大战力没有办法,造谣能力弱一点的早就在历次风波中被淘汰排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今仅剩的都是能适应市场的新生生物。
譬如这一次集体论战,大安儒生就迅速组成了威力强大的战斗组合方队;其中学养深厚者披挂上阵,亲自与宋儒正面争论理论问题;其余则兵分几处,从根基处攻击宋儒理论的依据。保守派文章中往往推崇司马光、二程,则黄谣小分队立刻出发,下三路段子一条接着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