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谈论了一会圣人的态度,回来的便晚了一刻。
昨日的事只怕还没过去,又添一事。
他硬着头皮走入房中,果然室内寂静,丫鬟们一个个敛声屏气站着,一看便是霍玥正在生气。
深呼吸,他转向内室,略带几分调笑地开口:“劳夫人久等,我回来了!”
“回来的正好!”霍玥把笔一放,“我正愁呢:昨日正是怕楚王府把拜帖拦下,所以才写的信。青雀既不回信,只好再送拜帖试试。可这帖子怎么写?”
“原来是为这个!”宋檀心口一松,“我来看看!”
两人俱是高门出身,自幼耳濡目染迎来送往诸事,亲自写过、看过的拜帖,没有上千,也有过百。可这张小小的、要送给昔日丫鬟的拜帖,着实难住了他们。
态度是重些、还是轻些?措辞是恭谨些、还是亲热些?怎么写才能尽量不被楚王府阻拦?怎么写,才能……不太失了作为昔日主人的体面?
删删改改、填填减减。
两人为这张拜帖耗神,岂止一两个时辰。从早饭写到午饭,连午睡都不曾安枕。
青雀的这个午觉,也睡得不甚安稳。
今日会请太医来诊断她是否有孕。她以为人上午就会到。可用过早饭,嬷嬷们再去请示楚王,他却说,下午再请。
是要再多给她半日自在吗?
从她出府去雁巷那天起,楚王又一次都没来过云起堂。她在等待审判的时刻,他或许也在等。他是手握判令铡刀的人,她是只能引颈就戮的人。她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在这钝刀割肉一般的等待里,有时,她竟会感到一丝快意。
她多活的每一个时辰、每一刻,都是命运给她的格外恩赐。
太医到了。
听声音,不是上次那位周御医。
严嬷嬷称他是“曹院判”。那个上次她诊过平安脉后,楚王问的,“为什么不请曹院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