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自己写稿子,但是不想跟记者过多打交道。

难缠,还不一定会把人写成什么样。

其实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记者还没那么多丧良心,没功德的。

等到改革开放,私营媒体越来越多,才是真的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时代。

李稻花参加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说自己要吹起未来的风。

配合着报纸上,即使只是黑白照,依旧是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明艳照人,跟其他沉稳的作者完全不同。

单看照片,很多人完全无法想象,这就是他们一直挂在嘴上的稻花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年少轻狂啊。”

“呵呵呵,毕竟年轻,你我年轻的时候,如果能取得她这样的成绩,恐怕比她还要狂。”

另一个人都没多想:“你这话说的没错。”

想当初,他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时候,左邻右舍通知个遍,听着他们的吹捧,仿佛明天自己就要全国闻名。

事实是,他又写了很多年,才逐渐积累起名气,这些年,也听过不少风言风语。

大多数作者没办法像李稻花这样,跟不用休息一样,脑子转个不停,不断地发表新的小说,稿费完全不愁吃喝。

很多作者,都是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的,只有写出名堂来之后,生活条件才能转好。

有人看到的是年少轻狂,有人看到的就是狂妄。

本来李稻花最近风头被麦穗遮盖,再加上她没获得诺奖,小黑子对她的热情有所下降。

这次茅盾文学奖再加上获奖感言,她再次上了风口浪尖。

著名大喷子,稻花御用黑子,董郁,董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