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晕倒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从医院回来之前,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钻牛角尖,多散散心。
不然的话,对身体伤害很大的,他上次就是因为气急攻心,才导致晕倒的。
他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敢让他看报纸,尤其是有关李稻花的报纸,那是绝对不能出现在家里的。
谁知道,诺奖提名这事,电视上也报道了,当时看到这报道,家里人都盯着董郁,就担心他有个什么好歹。
好在平稳度过,全家人才松口气,觉得董郁这是自己想开了,这些报纸什么的,管的也没之前那么严格。
他哪是想开了,他是准备憋个大的。
这会儿自己偷偷摸摸写稿子,准备投稿呢,反正看不惯李稻花的又不是他一个人,大家聚在一起,才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啊。
很快,一篇名为《文学奖项不应该被政治捆绑》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
典型的反思文学,很多报纸还是喜欢刊登这些所谓的反思文学,你反思的越上纲上线,越容易被发表,被关注。
这样危言耸听的名字,也能吸引读者的视线,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的视线。
正值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各界对于上面的看法都很敏感,大家要怎么做,都要看着风向,赶紧调整,生怕自己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
错过了,轻点的,不过是多挣钱少挣钱的区别,严重的,说不定就要进去喝茶。
看起来很严重,通篇读下来,中心思想就是,我,董郁,实名怀疑李稻花这个茅盾文学奖拿的有猫腻。
她配不上这个奖,茅盾文学奖之所以会颁给她,完全是因为她之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原因。
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应该中国人自己选,不应该听外国人的。
后面这句话说的好像自己多么的大公无私,多么的爱国,多么的羞与阿美莉卡为伍。
很多读者看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这?
这么大的名字,你就放这么个屁?你就算是说李稻花的《一方屋檐》配不上这个奖项,他们说不定还会认同。
说李稻花配不上这个奖项,那纯纯是无理取闹,尤其是说被诺奖捆绑,那就更是搞笑了。
首先,李稻花获奖的是《一方屋檐》,跟诺奖提名的《亿万富翁》不同。
其次,作为最著名的世界级奖项,即使李稻花自己曾经贬低过这个奖项,那这含金量也不是董郁能质疑的。
李稻花的诺奖提名传回亚洲之后,《华尔街奇遇记》,也就是亿万富翁,已经在周边的国家登顶销售榜第一,还好评如潮。
不仅如此,阿美莉卡拍摄的《亿万富翁》电影也在这些国家卖爆。
凭借着这些版权费,别人不知道,有些消息灵通的可是知道,李稻花现在的钱数都数不清。
周边有建交关系的国家甚至提出来想让李稻花去他们那边进行文化交流。
只是出国文化交流的事情比较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安排好的,总要双方商谈的差不多,才能通知李稻花。
她本人算是在上面挂上号的,这么能挣外汇,还能挣名声的作家,可不多,国家还期待着她再接再厉呢。
而且,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影响力也不差,总得来说,这是个大宝贝。
董郁想黑,还真黑不动,除了跟他臭味相投的人深感认同之外,其他人都无动于衷,甚至想笑。
李稻花也是看到这篇文章,才想起来,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已经很久没跟她在报纸上过招了,现在看看,还是这个味。
这种黑她的文章,还得是董郁来写,才更对味啊,字里行间总透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美感。
至于说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