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起来是需要日常使用的,投资这就更不用说,八九十年代投资,以后的回报高的吓人,金条是作为保底,当然,金条也是会升值的。

八九十年代也是通货膨胀最快的时期。

他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一分钱,等到九十年代就会停止使用,市面上也买不到一分钱的东西了,都是最低一毛。

现在的物价还会让李稻花感慨便宜,当然,这物价仅限于非工业品。

工业品的价格让李稻花都吃惊,一百多的自行车,等到2024年,自行车的价格也没上涨多少,如果你愿意,还能买到一百多的自行车。

可是跟收入对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的两个价格。

所以,存钱是不可能存钱的,只有花掉这个样子。

对于李稻花的这种花钱行为,老两口是非常不理解的。

他们的前半辈子都是苦过来的,穷怕了,在家的时候也是,挣一分也想掰开存一部分。

家里没有存钱没有存粮,心里就不踏实,仿佛明天就会出个什么事,家里就会断粮。

李稻花买金条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一样,今天路过金店,看到黄金便宜了,买一根。

明天稿费到账了,钱够多,那就再去买一根。

欧阳远他们的车队,整天忙来忙去,李稻花的钱花出去,老两口也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钱是不是让欧阳远给乱花出去了。

“我们不是不信任欧阳,只是他还年轻,说不定就被外面的人给骗了,我听说,现在外面骗子可多了。”

这倒是真的,改革开放刚开始,很多制度不完善,就有人借着这个机会坑蒙拐骗,欧阳远他们还真遇到过。

甚至还遇到过想要黑吃黑的,他们拉了货,对方准备把他们连人带车带货全都扣下来。

欧阳远他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车队里,他们三个是武力值最低的三个人,也就是仗着年轻身体好。

其他人,好几个都是当过兵的打过仗,那能随便让他们给欺负了?

这些人是李三柱,还有李稻花的大伯李柱子帮忙联系的。

从部队转业回去确实是会分配工作的,可还是那个问题,等着分派工作的不止是他们,人太多了,岗位就那么点,都得等。

可是怎么等呢,他们倒是愿意等,家里等不了啊,一家人都等着吃饭。

李三柱他们听到欧阳远车队需要人,就帮他的战友们问了问,他自己没去车队,是为了节省出一个位置。

有的年纪大的战友,就让自己家孩子过来,好歹是一条出路。

“不会的,车队的账我也看过,没问题,现在投资主要是用来买车了,车队正在扩张阶段,花钱是正常的。

你们也别担心,欧阳现在也有学习,不会那么容易被人骗的。”

欧阳远专职做车队之后,每天更忙,当然,车队挣的钱也更多。

越是接触这些事情,欧阳远就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

学习很重要,不学习,很多东西他都不明白,有时候被人坑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在家的时候,李稻花在书房写稿子,欧阳远就坐在她书桌旁边看书。

有时候李稻花写累了抬头,就看到欧阳远头发乱糟糟的,就这,他还拿着笔在头上乱戳呢。

问他,他就说,这些书看起来太吃力。

他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也一般,只能说脱离了文盲水平,能正常看书识字。

“要不……给你找个老师吧。”

“我没时间上夜校,你在港岛的时候,我想过去夜校,还去过几天,夜校的课也要经常去上,几天不去上,很多内容就会错过跟不上。

车队里事情多,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