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写的稿子是采访时要用到的,轮到他发言时要提问的。
不能只准备一个问题,毕竟大家是轮流提问的,说不定前面就有人把自己想问的某个问题就问出来了。
不要重复提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以避免提问机会的浪费,也显得他们更专业。
跟他同一个房间的是另外一家报纸,他们住的招待所人太多,单间是没有的,只能大家拼房。
好在书桌够用,不耽误彼此工作。
“哎,我听说稻花老师脾气有点不太好,真的假的?”
“假的。”崔勇斩钉截铁地回答。
“啊?我看她好像经常跟别的作者在报纸上吵……”
崔勇合上钢笔,转过身面对另一个人:“我同学是北平文学的,稻花老师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她发掘出来的,后续也经常跟稻花老师打交道。
她说,稻花老师确实经常在报纸上跟人打官司,但是,私底下为人还是很好的。
热情,搬家的时候请她吃饭,大方,搬家的时候请她吃饭……”
还没等他继续往下说,另一个记者打断他的话:“感情,请她吃 魊洺:????????.?????? 顿饭,就成脾气好,热情大方了?”
崔勇不说话了,其实梁宁跟他说过挺多的,听完之后,他觉得,以他们现在跟李稻花打交道的方式,只能接触到浅层次的李稻花。
从浅层次来看,李稻花绝对称得上是个有着美好品德的人,深层次接触,就分人了。
“总之,我们就是去采访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只要稻花老师接受提问就行。”
第二天,在北平饭店的会议室里,李稻花正式召开记者见面会,很多记者都是从外地过来的。
也不多说废话,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是记者提问时间。
“请问稻花老师,您觉得您今年能获奖吗?”第一个站起来的记者就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
“绝无可能,下一个。”
“等等,稻花老师,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觉得不可能获奖?”这个记者没有坐下,而是着急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