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等遵命。”

李暮歌开口了,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听出李暮歌没生气。

接下来是一些例行事务,一一讨论完,也到了下朝的时候。

今年是个好年头,各地风调雨顺,没有闹大灾的地方,这才使得早朝格外清闲,除了姜芝林的封赏外,大臣们不用头疼其他事情。

颜士玉最近又升了官,从颜少卿变成了吏部侍郎,名义上属于平调,实则手上掌握的权力大有不同。

吏部向来是升官最快的途径,也是近几年只会有功,很难有错的部门,朝廷扩张需要许多官员,吏部只需按部就班吸纳人才,安排官员,就能躺着赚功劳。

颜士玉到了这个部门,可见李暮歌对她的重用。

姜芝林下了朝后,立马去找颜士玉,一来是为了恭喜颜士玉升官,二来是想打听一下,那位让她摸不透的十四殿下,究竟打算怎么处置她。

“你问我殿下打算怎么处置你?处置?”

颜士玉以为自己听错了。

姜芝林重重点头,说道:“是啊,今日上朝,殿下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捉摸不清,你说,我还能回西南吗?”

“你刚立了大功,殿下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那种人。那是封赏你,不是处置你。”

颜士玉无奈,真不知道姜芝林在想什么,还用上处置这个词了。

姜芝林内心的压力,颜士玉不懂。

“殿下一直视你为友,对你青睐有加,你当然不懂我的感受,早朝上邓尚书说让我接替镇国将军的位置时,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生怕殿下怀疑姜家有反心,下一个被赦兵讨贼的就是我姜家了。”

赦兵讨贼,这说的是李暮歌通过颁布赦免士兵的旨意,削减反贼凌长寿的兵队实力,达到不费一兵一卒,就力压反贼一事。

“邓滨没脑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殿下不会因此对姜家如何,若有一日殿下真要对姜家动手,肯定是姜家做了对不起殿下的事。”

颜士玉声音压得低,旁人听不清,只有近距离的姜芝林听得清清楚楚。

姜芝林立马表示姜家绝对忠于殿下,不可能有丝毫不敬。

等表完忠心,姜芝林疑惑地小声问:“听士玉你这话,你对邓尚书很不满?”

她记得颜士玉和邓滨没有什么矛盾啊,以前两人甚至都没怎么见过面。

颜士玉摇摇头,道:“没有不满,阐述事实。”

邓滨就是没脑子,他以前当兵部侍郎的时候,只要会拍马屁就行,原本的兵部尚书以及皇帝,都喜欢听他那一套溜须拍马的话。

但是现在他是兵部尚书,他不能再做从前的做派了,而且有了事情也不能退缩,该上前解决就得解决。

其余部门都已经逐渐转变为做实事,少说话的风格,就他还有用老一套做派。

颜士玉见姜芝林还是一脸不太明白的模样,又说:“依照咱们殿下的性子,没用的人迟早会被淘汰掉。”

“能者上,无能者下,好事啊。”

姜芝林觉得没毛病,就怕无能之人占据高位。

颜士玉眼神飘忽一瞬,怕就怕,到时候无能者不是下,而是死。

李暮歌要是知道颜士玉心里这么想她,她肯定会为自己的形象感到心碎。

为了维持她仁慈的名声,她废了多大的力气啊,怎么能这么想她呢?她那么善良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杀人。

李暮歌没有让邓滨挪位置的打算。

外头的敌人是杀死了,可朝堂上的敌人,还有不少。

不说其他,光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她就够头疼了。

杨家的人比耗子跑得还快,姜芝林杀到西北的时候,连他们的尾巴都没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