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灵魂,她受过的教育,树立的三观,都不属于这个时代,她不能被同化,她要反过来同化这个世界。
她要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改变整个社会认知的能力。
她不光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她还要掌握天下的命运。
第66章 苏铭悬梁自尽,太子弹劾颜太傅
接下来几天朝中还算平稳, 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雪灾上,那两天长宁城下的大雪, 在别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山中村落里,成了天灾。
这几日雪渐渐融化,这场雪造成的伤亡数量也被报了上来。
死了三十余人,伤了上千人。
这三十余人都集中在夜城附近,那边山多,每年下雪下雨, 那边都是重灾区, 要不是有明月泉在山上, 估计夜城附近的人早就搬走了。
明月泉给了那些人活下去的本钱, 只要将泉水从山上运下来,他们就能得到一笔足以让一家老小活下去的钱财。
夜城的人不光没有因为自然灾害频发而减少, 甚至这些年来还隐约有上升趋势,也是因为人太多, 所以每次受灾, 那边死得人也多。
皇帝得知此事后, 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李暮歌觉得皇帝完全不在乎死的那些人。
在皇帝看来,不过是几个庶民罢了,死了就死了呗, 朝廷下发了修葺房屋的钱, 他们没把房子修结实一些, 怪得了谁?
而且还非要在那种危险的地方建房子, 朝廷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们死了就是运气不好, 不然怎么别人不死,就他们死。
有类似想法的人不管是皇帝,李暮歌还听一些官员私底下这么说。
有些官员的怨气是真的很重,引发他们怨气的人,是工部的新尚书卫勤。
卫勤上来后就想要干点儿实事,而且他确实算得上是比较重视民生的官员,以前他在刑部当主事,就是那种事事要过问,对底下百姓很细心的官员。
雪灾发生后,卫勤就一直在问后续怎么安排,冬天还很漫长,大雪不会只下一次,趁着此次机会,卫勤很想派人细查一下底下,以免再出现类似的惨剧。
因为卫勤非常重视,他甚至自己领头外出监督底下的官员做事,以身作则。
所以不少官员对此怨声载道,平日里到了冬天,他们都可以休息了,没什么大事要办,现在卫勤非要折腾,他们只能跟着一起干活,大冬天外出,累得要命,他们怨卫勤吃饱了瞎折腾。
按理说此举为国为民,是官员理应做得分内之事,这些官员根本没有立场怨卫勤。
可大庄的官场就是这样,人多声音大,有理也没用。
因为卫勤调动的官员有些多,导致一些本来人手还算足够的部门,有些人手紧张起来,经常会跑去吏部要人。
再加上之前杨家被关起来的那一堆人的空缺还没补全,人手更少,吏部最近忙得不行,颜士玉在吏部做事,跟着忙活起来。
导致颜士玉来找李暮歌,都开始抱怨起工作来了。
“真不知道卫尚书在想些什么,修葺的费用是进去那位尚书主持下发的,修葺房屋的事,也全是那几个关在大理寺的罪官在管,现在出了事,他最多只能亡羊补牢,专注填补窟窿便是,非要刨根问底,现在他的行为,跟重新再做一次修葺也没什么区别,这不纯粹是折腾人吗?”
颜士玉加班加到眼底都有青黑了,她气哄哄地喝下一口热饮,又骂道:“都怪肃国公,他没事儿给卫尚书批那么多人干什么!合着不用中书省的人去做事,他就随便批啊!”
颜士玉对覃家的意见非常大,这事儿严格来说算不上覃昌的错,但颜士玉就要将过错推到覃昌身上。
李暮歌喝了口热腾腾的奶茶,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