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韵诗说这么多,同时也是告知李暮歌,覃家日后会将所有宝都压在李暮歌身上,因为宫里那位覃嫔娘娘单凭自己肯定生不了皇嗣,皇帝身体这么差,很难给覃家一个可以支持的皇嗣了。

“父皇是天子,他怎会不知吃丹药对身体有害,满朝文武又怎会不知那丹药不是能长久吃的东西?你道为何迄今为止,无人站出来阻拦,父皇也不曾停止吃药?还不是因为父皇也是迫不得已。”

不吃药根本无法好好工作,也不能在年轻妃子面前一展雄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衰老,想象着权力如流沙,无论如何努力也握不住抓不紧。

所以他就会不停的吃药,吃了药后,他会觉得自己又年轻了。

自欺欺人罢了。

再加上,还有大公主与杨家进献的那位丹阳子道长的一起忽悠,老登自然大吃特吃,越吃越高兴,越停不下来。

这不是如后世科学类药物一样让人上头的玩意,李暮歌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双重依赖的东西,但凡是一个脑子还算清醒的人,都不会任由自己痴迷的玩意。

老登想要从中清醒过来,多活几年,就得努力让自己脑子好用起来,想明白其中弯弯绕绕,可惜老登他脑子不好使了,算算时间,他已经快要中年痴呆了。

所以这局无解,老登注定会死在这上头,时间早晚的事儿。

覃韵诗说完这两件事后,又提起一件事,有关杨家。

“按理说,此次杨家该一蹶不振,再也起不来了,可杨家献上了丹阳子,看在丹阳子的份上,陛下高抬贵手,放过了杨家。”覃韵诗说起此事,有些咬牙切齿,覃家跟杨家是积怨已久,“杨家本该就此低调下去,苟活到下一任新帝登基,可最近杨家似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们派人去了西北。”

“他们还敢去西北?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暮歌不解,她同样派人盯着杨家,她没有接到消息。

覃家的情报网纵使比她的完善,也不至于能探听到她完全不知道的事情吧?

“是宫里的消息,太子妃派了人给贵妃娘娘送了信,经由贵妃娘娘的手,往西北派了几个人过去,听说那几个人之前都在荣阳公主手下做事。”

后宫里一些很隐蔽的事情,皇后都不一定知道,却瞒不过覃家,覃家往后宫送了两个女儿,淑妃更是在宫中多年,所以覃家后宫的势力庞大到惊人。

李暮歌不清楚此事很正常,良嫔本就不爱在宫里打听事,她没能从良嫔那里继承到足够多的情报网,现在的情报网都是李暮歌后来组建,能搜集到的情报相当有限。

“真没想到,杨家想让凌家背锅,凌家反咬杨家一口,让杨家陷入如今的境地,太子妃还能与贵妃合作,杨家还敢派人去西北。”

“杨家人狼子野心,只要还有利可图,别说是与昔日同盟再续前缘,便是杀父仇人,也不是不能握手言和。”覃韵诗对杨家人十分了解,那就是一窝子狐狸,能屈能伸,而且野心甚大,“况且,对于杨家和凌家来说,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有一同效力的主子,一些微不足道的矛盾,不值一提。”

李暮歌对这些世家大族是真服了,对于杨家来说,旁系被赐死还是被贬黜,都无所谓,只要主脉还在就行。

此次杨家吃得最大的亏,就是一个吏部侍郎之位罢了。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将朝野上下的大臣全卷进去涮了一遍,结果还是没能让杨家彻底败落,顶多算得上是一时受了伤,还不是重伤。

这就是顶尖世家的底蕴,。

杨家要是再经历一次类似的事情,可就没有苟延残喘的本事了。

李暮歌不觉得局势会如杨家所料想的那样好,旁系和嫡系同气连枝,就算做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