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韵诗将她的动机和行动逻辑阐述清楚,她这么做并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因为李暮歌名下的幕僚颜士玉。

她和颜士玉同为李暮歌的人,颜士玉和颜士珍姐妹感情一向不错,如果被李暮歌误会她是针对颜士玉,那就不好了。

所以覃韵诗才将前因后果说得明明白白,表示自己绝对不是针对颜家人。

“查出原因了吗?”

李暮歌皱眉想了想,她好像没有接到颜士珍离开长宁的消息,她是什么时候去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颜士玉知道她姐姐离开过长宁,至少一天才回来的事吗?

“属下无能,并未查清原因,只知颜士珍并非主事者,她一直跟在一个男子身后,那男子似乎是个道士,或许是大公主请来炼丹的人。”

真的很奇怪,颜士珍为什么要跟着一个道士,跑到夜城去?

单是为了明月泉泉水的话,连那道士都不用过去,随便派个人不就取回来,需要耽误一整天的时间去做的事情,绝对不会简单。

“还有一事,属下刚过来的时候,得到了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服用丹药后,白日就去了后宫,连政务都暂且放置不管了,堂妹说,陛下他……”

覃韵诗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她看了眼李暮歌,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一脸纠结。

这会儿快中午了,李暮歌在街上逛了很长时间,她观察那些小摊贩的神情,看来往行人的穿着,猜测他们的生活状态,一点点丰富自己对古代百姓的了解。

长宁城街上行走的人,大部分在大庄都算是生活水平中上等,换到现代,他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中产阶级。

可即便如此,李暮歌也没看见那些人脸上有多少笑容,大多数是被生活压得向下的唇角,以及眉间经久不散的愁意。

“父皇是散朝之后就去后宫了吧,覃家的消息可真快啊。”

距离散朝也就两个时辰不到,这么快覃韵诗就收到消息了,这消息怕不是长腿自己跑出来的。

覃韵诗怕李暮歌起戒心,连忙解释:“属下祖父任中书舍人,有大臣想找陛下商议朝政,遍寻不到,找到了祖父头上,祖父担心宫里的娘娘,这才将消息尽快传出来。”

“你说得宫里娘娘,是你姑母,还是你堂妹?”

李暮歌一想到这事儿就觉得皇帝真不是个东西,覃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之前淑妃的两个孩子都死了后,覃家送了个覃家女入宫,那覃家女儿,今年才十七岁。

“是堂妹,陛下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去过姑母那里了,堂妹至今无孕,她很着急。”

覃韵诗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丝不自在,她根本没有察觉到李暮歌问话时的嘲讽。

李暮歌低头喝了口茶水,暗骂了一声该死的世道。

但这就是皇权至上的古代,皇帝想要,有的是人上赶着。

唐玄宗和杨贵妃差了三十四岁,杨贵妃是唐玄宗正儿八经的儿媳妇,杨贵妃被唐玄宗逼死,到了后世,还有人称赞他们的“爱情”呢。

甚至这事儿去问杨贵妃本人,她都是“愿意”的,不然呢?面对皇权的逼迫,守着所谓的贞洁去死吗?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就能看出皇权的强大,它是能够轻易扭转社会认知的力量。

现代人对权力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刻,李暮歌想起现代的一句话“总不能为了尊严,连钱都不要吧”。

现代人对金钱的力量理解应该会比较深刻,而权力是比金钱更加具有腐蚀性,更为强大的力量。

成为皇上的宠妃,得到的好处可不光是钱,还有权,把老登哄好了,什么东西都能到手,生了孩子,孩子登上皇位,那就能成为骂皇帝皇帝也得忍着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