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当今日是最后一天和平共处的好日子,颜士珍开口回答了颜士玉最想知道的问题。

“献上仙丹一事,是我给大殿下献策,士玉,你怕是要失望了,三姐从来不是你以为的那种世外谪仙人。”

颜士珍很清楚自己在妹妹眼中是什么形象,或许是因为士玉是由她教出来的孩子,所以士玉一直觉得,她是个读书人。

所以她应该有读书人的傲骨,读书人的家国天下,读书人的节操。

颜士珍却不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臣,郁郁不得志多年,从她幼时起,她的命运便与大公主与颜家绑在了一起,她这一生不得自由,如何能养出读书人的心?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能够行万里路,见万人,见惯万事的存在,而不是像她这般的笼中鸟。

颜士玉从不认为自己姐姐是什么世外谪仙人,她只是觉得,颜士珍心中有天下,或许是满朝上下唯一一个真心想要国家越来越好,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

可为何姐姐会这么做?

“此乃亡国之为,君主求仙致使朝纲不稳,此事古来有之,三姐修史书多年,理应知晓其中道理,为何会叫大殿下主动献上仙丹?此举寓意何为?”

大公主献丹一事不能仅仅从表面上看,献丹事小,它寓意着什么更为重要。

如古时奸宦指鹿为马,并不是说,他将鹿叫作马,就会真的让鹿变为马,是他这种欺上瞒下的行为,是君主无力反驳,朝臣全都默认的局面,才导致天下中心倾斜,王朝走向末日。

现在大公主就是在做同样的事,其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登基十五年,这十五年来,大庄有一日变好吗?颜家有一日变好吗?没有。”颜士珍伸手,拂过自己的眼角,那里已经出现了浅浅的皱纹,“士玉,姐姐已经二十八了,等不下去了。”

二十八岁很年轻,可对于颜士珍来说,她等了太久太久。

十几年来,她每天都在等,都在等自己大展宏图的那一天,可那一天迟迟不肯到来,她累了。

大公主是她和颜家最后的希望,皇帝却显而易见的不想放权,甚至还想让大公主继续和太子斗下去。

颜士珍觉得不能僵持,因为太子占据了储君之位,他有先天优势,这优势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扩大。

大公主党现在是最强大的时候,若是再拖下去,局势会对她们不利。

所以颜士珍出手,打算打破僵局,让胜利彻底奔向大公主党,在此期间,她可以用任何手段协助大公主,包括她曾经最为厌恶不屑的鬼神之说。

颜士玉无法理解颜士珍内心的急躁,因为她太年轻了,她的仕途其实算得上顺风顺水,比颜士珍要顺利太多。

这一场对话结束在月亮升起时,颜士珍起身去用晚膳,颜士玉单独坐在亭中,直至深夜。

第二日,李暮歌散朝后没走,而是入后宫去找楼心澄,她寻了个僻静之地与楼心澄说话,问楼心澄,有没有比较熟悉的方士。

“母妃与六皇姐先后去世,本殿下心中实在难受,想请方士作法,叫母妃与六皇姐安息。”

楼心澄对李暮歌给出的原因十分信服,因为她也觉得是该找个人做做法,去去邪,宫里这半年多死人死得太多了。

可是为何殿下要来寻她问话?

“殿下,卑职每日都在宫里,对宫外并不是很熟悉,宫里没有方士啊。”

楼心澄非常为难,她的行动范围非常小,就是在宫里和家里,她当值的时候在宫里读医书,不当值的时候,在家里认药材,很少出去玩,更很少见外人。

李暮歌觉得楼心澄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快乐的宅女,爱好是学医,行医是她的工作,真是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