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璋是工部侍郎,他的证词可以左右事情发展方向。

李暮歌继续说:“本殿下不在乎崔明璋究竟是否忠诚,只要他能办好一件事就行,覃家能否将崔明璋从大理寺救出来?或者让崔家动手帮忙?好歹是崔家旁系子弟,崔家总不能真见死不救吧,那可是一位侍郎啊。”

覃韵诗只能应是,说自己会尽力。

李暮歌见覃韵诗答应了,便知道此事多半会成功。

因为这是李暮歌交给她的第一件正事,覃韵诗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一定会想办法做好。

崔明璋这几日在大理寺中,确实过得不太好。

刚进来那两天,谁都不搭理崔明璋,无论是太子一方的人,还是大公主的人,都顾不上崔明璋,崔明璋也乐得自在,最好能一直忽视他到最后。

结果没过两天,皇帝的人来审问他了。

崔明璋本以为问他的问题,应该是围绕那军械图的事情,他只是见过军械图的证人,曾经受人蒙蔽,以为军械图没什么问题,送去造武器,后来看管不力,让军械图原件焚毁,最后拿出长安公主画得图,上交给查案的大公主。

从此事中,他没有多大的过错,顶天了给他安一个疏忽职守,识人不清的罪过。

可谁知,进来问他话的人,上来问他是不是和西北军有联系,军械图是不是他强迫陈主事所画,是不是他一直在遮掩西北军的军需官倒卖军械一事。

崔明璋哪儿能认啊,他一个问题都不能点头,不光不能点头,他还得自证清白,让皇帝相信,他在这件事里,真的什么都没干!

崔明璋确实很无辜,但有些时候,自证清白是个伪命题。

伪命题的伪,精髓是命题不存在,他到底清白不清白,身居高位的那些人,每一个都心知肚明。

既然问题甩在他头上了,他就已经一只脚踏入最后的替罪羊行列了,他说什么没有用,在博弈结果出来之后,他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罪了。

崔明璋一开始是真慌了,天天辩解自己没有做过那些事情,恨不得跟西北军完全划分开来。

荣阳腾出手来后,得知崔明璋在牢里负隅顽抗的表现,更是怒火中烧,若不是崔明璋反水,工部怎么可能露了破绽给大公主!

现在崔明璋还觉得自己冤枉?荣阳暗中吩咐人,好好招待崔明璋,让崔明璋清晰认知到,背叛她是什么下场!

在弹劾荣阳的朝会过后第四天,李暮歌走进了大理寺的牢狱。

她就像是无数个普普通通,过来送饭菜的犯人家属,衣服外罩披着斗篷,将自己遮的严严实实。

这样打扮的人不止她一个,来往不愿泄露身份的人都这副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