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明面对皇帝的问询,微微一慌, 他本来有自己的节奏, 而且他手头的证据都是一步步说, 且他手头证据, 基本上都针对凌家。

现在荣阳和长安两位公主前后打断了他的节奏,皇帝管他要证据,他一时半会儿竟然想不起来该拿哪个证据了。

他看向大公主, 想要从大公主那里得到一点儿暗示, 明白接下来怎么做, 结果大公主不动如山, 连眼神都没有往他身上瞟。

全程盯着李暮歌。

李暮歌则一脸谦逊的笑,面对大公主略微显得咄咄逼人的目光, 依旧泰然处之,好似刚刚站出来打破了大公主对荣阳形成的封锁的人,并不是她一样。

大公主暗自咬牙,她其实早就知道这个十四皇妹不是个省油的灯,但她没想到,对方一点儿亏都不愿意吃。

你不愿意吃亏,那你早说啊!怎么别人让你吃亏你就吃了,我让你吃,你就反咬我!

怎么对待荣阳和对待她,还是两种标准呢?

大公主心情很不美丽,她觉得自己被李暮歌瞧不起了,怎么,她还比不上荣阳不成?

大公主不知道,李暮歌能当场还击就当场还,没法立马还击,她根本不会将亏吃下去,而是暂避锋芒,等日后有机会,直接送敌人一个地府游。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还是让李暮歌当场报仇,不然她之后报仇,绝对是你死我活。

大公主见吴海明支支吾吾说不上话,没好气的给了人群中另一个御史一个眼神,让那个御史照常上前弹劾杨家。

凌家那边暂且攻不动了,换个角度吧。

于是又有御史从人群中站出来,跟皇帝说,有一件和西北军有关的事,想要在此刻上奏。

“讲。”皇帝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当一个势力被立起来当靶子,自然会有别人的箭射上去。

现在凌家就是那个靶子,西北军也算,其他人也想弹劾西北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经查,西北军一个军需官与杨家有旧,他利用西北军的遮蔽,偷偷运送军械到胡国售卖,此事已经持续数十年之久。”

“什么!杨显!此事可是真的!”

皇帝大怒,比刚刚听到有御史弹劾凌家时,更加愤怒。

因为他自己心里也明白,凌家通敌叛国的可能性非常小,不尊君命是真,对大庄忠心耿耿也是真。

可杨家就不一定那么乖了。

杨显是太子妃的大伯,杨家这一代的领头人物,他乃门下省侍中,放在前朝,多数人会喊这个官职的人为宰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

到当今皇帝李麒时,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三省中,尚书省的权力反倒会更大一些,这跟皇帝个人的喜好有关。

但不管三省哪个部门权力更大,能做到正三品官职的人,都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大官了。

到了这个地步,皇帝平日里都会比较看重他们,愿意给与他们一些其他官员没有的重视,像是在百官面前直接喊他们名字这种事,皇帝几乎不会干。

现在皇帝直呼其名,可见是真生气了。

杨显被喊了名字也没有任何慌张,之前大公主有所动作的时候,太子妃就已经告诉过杨家,恐怕杨家暴露了一些,后来军需官被查到,杨家也知晓。

如何应对眼下的危机这个问题,早就不知在私底下讨论过多少遍了。

“陛下,杨家家大业大,子孙繁多,里面出几个不懂事的混账,实属常事,当然,此人若真是做了这等下作之事,杨家绝不姑息,请陛下从严惩罚,杨家监管不力,可一并处罚!”

与其负隅顽抗,在那里嘴硬,说军需官和杨家没有一点儿关系,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