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太子受难,大皇姐会做什么,猜也能猜到一二,我现在比较好奇,太子会用什么方法脱困呢?”

李暮歌在紫薇殿前看见大公主嘲讽太子时,就知道大公主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她多半会和小说里一样有所动作。

说起小说,李暮歌想起一件事。

大公主在东宫有个埋藏的暗桩,平日里不轻易调动,那个暗桩在东宫地位不低,小说里是个关键人物。

李暮歌记得,那个暗桩好像是叫冉星吧?一个大公主十几年没有用过的暗桩。

说了几句话,到中午了,李暮歌跟两位心腹吃了一顿中午饭,随后各自归位,都干活去了。

现在国子监的事务可多了,比之前还要多,不过李暮歌忙得心甘情愿,至少现在她付出的每一分劳动,都能在以后获得回报。

东宫之中,太子妃杨卿鱼提笔写字,笔走龙蛇,墨迹在白纸上游走,最后落下了一首小诗。

“商音久绝旅鸿回,数载青丝尽染灰。未闻良人成鬼客,泉台掩面泣声催。”

“太子妃这首诗写得极妙,可要装裱起来?”

身旁的宫女见杨卿鱼停笔,立刻上前,一边称赞,一边将打湿的绸布递了过去。

杨卿鱼在笔洗中晃了晃笔尖,将笔上的墨尽数洗去。

“冉星,莫要胡说,本宫没有这份诗慧,此乃宫中良嫔娘娘少时提笔。”

名唤冉星的宫人微微吃惊,她也读过书,自然能看出这诗质量上乘。

“没想到,宫里还有一位如此擅长作诗的娘娘,可是,好像没怎么听说过她的诗名。”

“哈哈,她是宫里的娘娘啊,娘娘的诗稿怎能随意流传,岂非对父皇不敬。”

杨卿鱼说着,没了写下去的兴致,她将笔随手一放,拿起绸布擦了擦手,起身走到一旁坐下。

“那这字……”

“烧了吧。”

杨卿鱼随口说道,她对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字,没有一丝留恋。

冉星应了一声是,便叫来两个宫人,让他们拿出去将字撕碎烧掉。

直接扔灶台里烧掉就行,方便还快速。

“殿下呢?”

杨卿鱼想着今日还没见到太子。

冉星回道:“殿下自早朝回来后便进了书房,召了几位大人在议事,一直没有出来。”

“唉,纵使前朝事务繁忙,可这都正午了,殿下还没用膳,寻人进去提醒一声,总不能饿着肚子做事。”

杨卿鱼吩咐了一声,冉星立刻派人去跟太子说,太子那头很快就有了回复,一行人出来了,都去吃饭了。

东宫的属官们自然有自己吃饭的地方,身为主人的太子不能跟属官们一起用膳,这是宫里的上下尊卑。

因此太子想要节省时间,只能来太子妃这里,不然他还得再等宫人将他的膳食摆满一桌子,接着等宫人验毒后再吃。

太麻烦了。

杨卿鱼就是要太子过来,她有事想跟太子说。

在太子来之前,冉星一脸为难地开口劝道:“宫外一直在催,可太子妃,此事奴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应与殿下直接说,殿下毕竟是殿下……”

“冉星,本宫明白你的意思,可惜有些事不是本宫能决定的,父亲他们催得紧,本宫也无能为力,去门外守着吧,殿下来了,提前布置一番。”

冉星低头应是,下去干活了。

杨卿鱼看着她的背影,有些头疼,伸手捏了捏额角,却发现鬓边垂下来一根白发。

她伸手将白发拔掉,攥在手中拉长,白色的发丝像是寓意着什么。

不久,太子到了。

冉星见到太子后,立刻行礼,躬身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