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两场就好了,眼泪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作用,在解决情绪时,作用很大。

“殿下,臣已经同颜家其他人商议过了,接下来,颜家在朝廷之上的门生故旧,会全力支持殿下进行科举改制,除此之外,覃家的大娘子想要见见殿下,殿下可要召见?”

“殿下,文绮楼里有许多寒门学子打算到国子监前静坐,要求国子监尽快推行科举糊名与誊抄一事,以防他人舞弊,不仅如此,听说各县府亦有寒门学子赋诗,大批太子门生舞弊之举,骂杨家为国之蠹虫。”

颜士玉先说,穆盈栀紧随其后,明明两人都是在汇报自己最近的工作,李暮歌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颜士玉也感觉到了,穆盈栀对世家大族充满了敌意。

以前也有敌意,但没有现在这么深。

颜士玉感觉到了敌意,皱了皱眉,不打算揭过此事,开口问道:“常盈栀,你是何意?”

“颜六娘子,在下姓穆。”穆盈栀笑了笑,“刚刚不过是在同殿下说明民间的情况。”

颜士玉抿了抿唇,不爽地开口:“又不是所有世家都如杨家一般,你何必针对于我?再说了,科举不改制的话,即便没有世家,高官照样能打压寒门,你莫要迁怒。”

穆盈栀笑而不语,她不想跟颜士玉在此时吵起来。

颜家比杨家能好到哪儿去?要不是这一次死了个吴王,寒门学子怨气颇大,颜家肯定不会轻易松口,让科举顺利开始糊名和誊抄。

颜士玉见穆盈栀没有再挑事,便也偃旗息鼓了,她其实心中多少有些心虚,李暮歌之前单独找她谈话时说的话,她铭记于心。

不听话不行,吴王惨死街头,挨了整整十八刀的教训,历历在目!

据说吴王私底下虐杀了十八个人,颜士玉不知是真是假,但她现在是真害怕长安公主,这位公主,是真的说杀就杀啊!

颜士玉更害怕有朝一日,颜家成了李暮歌眼中的绊脚石。

仔细算算,已经有五个皇嗣死在李暮歌手里了。

下一个又是谁呢?

李暮歌让颜士玉安排个合适的时间,她要见一见覃家人,同时叮嘱穆盈栀,不要过度煽动民意。

颜士玉非常听话,李暮歌让她干什么她干什么。

穆盈栀却有些不愿停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滋味,实在是太美好了。

李暮歌见她心有不甘,祭出了杀手锏,“想要操控民意的人不止你一个,如果有旁人插手,届时民意反噬已身,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也不想常家的清名变成污名吧?”

穆盈栀闻言,只好起身应道:“属下谨遵殿下之命。”

李暮歌眼中满是深意地说:“放心,这事儿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本殿下的三皇姐已经多日不曾出来见人了,你们说,她在躲着谁呢?”

李暮歌提起,颜、穆两人才突然发现,从吴王出事开始,荣阳公主一直没有出面。

这并不符合荣阳公主的性格,关键是,太子怎么不带着她了?

颜士玉猜测道:“可能是躲着太子?自魏王死后,荣阳公主便开始深居浅出,近日或许荣阳公主同东宫有了嫌隙,这些天太子上朝,不曾提过荣阳公主,荣阳公主也不曾上朝为太子解围。”

第47章 互相甩锅,外加,中元节到了(火箭炮+地雷加更!)

可是荣阳公主和东宫能有什么矛盾呢?

荣阳公主和东宫最大的矛盾, 就是和太子妃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自打杨家开始支持太子以后, 太子明显更加倚重杨家,轻视了凌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杨家的大本营就在长宁,而且子弟世代为官,全在中枢,论皇帝的宠爱,肯定是比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