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持活力,国家才能向上,不然此后每一天,都是在走下坡路。

颜士玉不说话了,她不明白李暮歌在说什么,她只知道,自己的人生在走上坡路,她的未来绝对不会越来越差。

可若是时代发生骤变,国家倾塌,个人的命运只会被裹挟着一起向深渊滑去。

李暮歌对上颜士玉的眼睛,看见了深处的迷茫。

站在这个时间维度上的人,很少会看见下一个时间维度发生的事。

李暮歌上学的时候通读历史,史书呈现给她无数时间轴,她看见了那些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她看见了改革图新,看见了奋发图强,也看见了一朝国破人亡,意欲补天,却回天无力。

“唉,总之,你回去好好劝劝你祖父和姐姐,让他们别拦着科举改制,叫颜家的门生故旧都老实点儿,我已决意要改革科举,断不会叫人轻易截断此事。”

李暮歌叹口气,不打算跟颜士玉继续谈心了。

颜士玉实在是太年轻,她对国家和未来没有多么深刻的认知,现在跟她说这些,为时尚早。

好在颜士玉非常知趣,她不会像个守财奴一般守着世家的权力财富,不肯交出来一点儿,非得跟时代洪流对着干。

“殿下放心,回去后,臣一定会好生劝告他们。”

颜士玉觉得自己劝不动,但劝不动也得劝,她必须亮明自己的态度!

“你可以等两天再去劝。”

李暮歌也知道,光凭颜士玉三言两语,根本不可能说动颜家人,但只要那件事办成了,颜家人会明白,究竟该怎么做。

颜士玉不明所以,李暮歌没有给她细细思量的时间,饭菜已经端上桌,该吃饭了。

吃完饭,李暮歌继续去国子监,颜士玉则去了户部,一切看上去都很平静,没有丝毫异常。

直到三日后,吴王当街遇刺,遭人连捅十八刀,刀刀毙命的消息传开,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朝堂,再一次翻了天。

这一次翻天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动静浩大,因为这一次,是一个寒门屡试不第的人,因心中怨恨而出的报复之举。

之所以会选中吴王刺杀,纯粹是因为,吴王和杨家人最近走得近,被抓住的刺客直言,他是要杀杨家人,并不是要杀吴王。

再细查,刺客姓常名怀忠,曾经参加今年开春的会试,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考上,是因为太子门生贿赂考官,抢占了他的功名。

那太子门生本是杨家幕僚,后来被推荐位太子门生,虽不姓杨,但与杨家有亲,总的来说,那门生的青云路完全是依附于杨家,所以常怀忠恨上了杨家人。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说,吴王之所以会被当街砍杀,纯粹是一个误会?”

皇帝坐在皇位上,看着底下的长宁县县令,以及大理寺卿。

大理寺少卿邹祁汗都流到眼睛里了,也不敢抬手擦一下。

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恶劣了,堂堂亲王,竟被人当街砍杀,而且还是被一个寒门子弟。

“陛下,常怀忠在狱中供认不讳,他听闻自己杀得是王爷,而非杨家人,后悔不已,不像是假的。”

长宁县县令只觉得头顶帽子有些戴不住了,怎么拿常怀忠就要在自己地界杀人呢?

哦对,是因为杨家住在长宁县地界上。

长宁是天底下最为繁盛之地,他当初坐上长宁县县令的位置,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平步青云近在眼前,现在看来,这个位置不光没有好处,还处处是坑。

长宁到处都是贵人,平日里偷鸡摸狗的事儿,放在底下县城,那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放在长宁,牵扯可就多了。

凶杀案亦是如此,在底下县城里能死什么大人物啊!在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