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3)

念及此,杨煊开口道:“那就听医者所言,设置对照组吧。”

皇帝绣袍一挥,很快五个玉碗便准备好,碗中都放了清水,沈青江把绢帕带血的部分用剪刀剪成五份,分别泡在五个玉碗中,很快便泡出了一些灰褐色的血迹。找了四个太监分别将自己的指尖血滴入了前四个碗中,皆不相溶,陈璟的血滴入碗中后,很快便与那血迹溶在了一起。

百官皆惊,赵顺盯着最后那个碗,刚想发难,陆谦突然从怀中掏出两块玉佩,道:“另外还有此物可证明陈璟的身份,请陛下过目!”

他手中一块是当时孙猛给他的金镶玉玉佩,一块是当时在五斗米镇找到的那半块玉佩,他举着这两块玉佩,道:“陛下请看,这两块玉佩上刻的字合起来便是个隆字,这是隆将军的传家玉佩,当年隆妃娘娘将这块玉佩挂在了小皇子胸口,洛老爷子又将此玉佩一分为二,一半留在了自己身边,一半挂在了小皇子身上,以做将来验明正身之用!”

皇帝拿过那两块玉佩,合在一起之后的确是隆霄的传家玉佩,这玉佩他是见过的,有了这玉佩,再加上滴血验亲的结果,陈璟的身份算是板上钉钉了。

皇帝点了点头,故作焦急地从龙椅上起来,三步并两步走到陈璟身边,抚摸着他的头发,动容地说道:“孩子,你受苦了!”

百官皆跪地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赵顺和吕炎也不情不愿地跟着跪在地上恭喜陈璟认祖归宗。

可此时,原本躺着半死不活的陈璟突然睁开眼,目光炯炯地看着杨煊,大喝一声:“小心!”

第一百四十一章:起义

没等杨煊反应,陈璟便一把将他拨到一旁,而后一个鲤鱼打挺起身,顺势左手手掌拍地接力,快速调整身法,同时右手从袖中掏出一柄软剑,直挺挺向前刺去,一剑贯穿了刚刚站在杨煊身后的内侍官。

刚刚扶着杨煊从龙椅上下来的内侍官右手还高举着一把匕首,但此时的他胸口中剑,已无法出声,在他惊恐的眼神中,陈璟利落地拔出了剑,随后内侍官就这样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刺客!抓刺客!”

“来人啊!快来抓刺客啊!”

官员们受惊不小,第一时间纷纷后退大喊,而后有些人反应过来去查看皇帝的情况。

听到殿内出了乱子,殿外的五十名禁军仿佛提前准备好的一般,在禁军统领吕魏的带领下进入了大殿,而后竟然在官员们准备四散逃走的时候,将大殿的门关上了,并且还有人从外面上了门闩。

文官们质问之声四起,武官们在尝试开门无果之后也开始怒骂禁军。

可吕魏却并不理会这些,他将火尖枪往地上一杵,发出“咚”的一声,地砖上立刻被砸出一个洞,大殿之上瞬时安静了下来。

吕魏身后,一个身着紫袍的人慢慢走了出来,竟然是刚刚被赵顺形容为重伤不治的刘瑾刘阁老。

吕魏身形高大,方才刘瑾跟在他身后上殿,竟然一时没有被发现。

赵顺和吕炎对视一眼,快步走到了刘瑾身后,刘瑾抬起头,看着面前被百官簇拥的皇帝,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这朝堂之上,豺狼当道,忠良蒙冤,老夫为江山社稷抛头颅洒热血,却换来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他抬手指着皇帝,骂道,“昏君!你听信谗言,构陷忠臣,草菅人命,这朝堂之上人人自危,你如何当得了这社稷之主!”

不待杨煊发话,刘瑾便转身对着百官说道:“诸位同僚,我与大家同朝为官,深知大家迫于昏君淫威,每日如履薄冰,可如今他越发欲壑难填,竟为了让老夫当替罪羊,为他掩盖当年冤杀忠臣良将的罪责,派刺客暗杀老夫,要来个死无对证,实在是心狠手辣,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我揭竿而起,不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