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了一眼他父皇的表情,见他依旧眯着眼睛默不作声,可眼里却依稀投射出了一些危险的光。
太子见状清了清嗓子,百官马上安静了下来。皇帝依旧一言不发,偌大的宫殿里瞬间静得连呼吸声都没有。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斟酌着开口问道:“启禀皇上,此事牵扯众多,是否要退朝后交由大理寺问询清楚,再向御前程奏呢?”
皇帝问道:“太子啊,你是否早就知道他跟隆霄有瓜葛?”
太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明察,儿臣昨日只听沈先生说了他洛氏一族的惨案,他言说杀人凶犯在朝堂之上,若坐视不理只恐祸乱朝纲,只求儿臣给他一个御前分说的机会,儿臣念在他救驾有功,又亲眼见他这段时日尽心尽力为圣上办事,心一软便应了下来,儿臣也不知道他今日会提起谋逆大案,请皇上治儿臣失察之罪!”
杨煊没接太子的话茬,转而看向沈青江,太子则乖乖跪在原地一动不动。
杨煊的目光在太子和沈青江之间跳了几个来回,最终定在沈青江身上,道:“沈青江,你可知隆霄犯的是什么罪?”
沈青江道:“回禀圣上,当年身为随军御史的刘瑾参奏隆霄将军勾结门托二皇子意图谋反,且有来往书信为证,后来隆霄将军撤下了西疆守卫,让门托军长驱直入,我军损失惨重,这才坐实了他通敌卖国的罪名。但我有证据能证明隆霄将军当年并未勾结过门托二皇子,请皇上明察!”
沈青江从怀中掏出两本书,经由太监呈递了上去,杨煊拿过上面那本书,打开一看上面竟是满满的门托文,他不解地问道:“这是何物?”
沈青江道:“回皇上,这是《布洛伊瓦特山游记》,下面那本是这本书的译本。布洛伊瓦特是门托语,意思是两个一样高的山峰,布洛伊瓦特山就是西疆与门托接壤处的驼峰关,也就是当年隆霄将军驻守之处。这本书是二十年前一位门托的旅人所著,其中详细讲述了隆霄将军在西疆与门托军的那一战,并非隆霄将军故意战败,而是在之前的战役中受伤昏迷,而后当时贪生怕死的随军监军御史下令避战,带着人后撤二十里,隆霄将军苏醒后得知此事,不顾重伤率领留守城内的五千名将士拼死迎战门托两万人马,这才保住了驼峰关。”
有官员听到后小声议论道:“当年的随军监军御史,不就是刘阁老吗?”
“这本游记是真是假啊?没听说过啊!”
“一位旅人所著,野史记载的话能信吗?”
……
太子又清了清嗓子,官员们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