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回头正式奉个茶,我便认了你这弟弟。”我摆摆手,眼睛不自主的打量起这内部的构造起来。
要落地生根,就必须如当地人一般的生活。有什么比直接认个当地人为亲戚来得更为踏实呢?即解决了我的问题,又解决了他可能面对的人生考难,我这法子倒不失为两全之策。
而且,我已经想好了要用这宅子做什么用途。
我不会什么,但唯一会的,便是利用一自之长来为自己谋生。
东晋好茶道,可只见茶馆,却没见哪个茶馆里在宣扬着茶文化?
这里的风气并不严谨,女子一样能够出来行走,那么,在远离京都的这方土地,我是不是也可以玩出一片天地?
我想好了,何正龙是台面上的老板,他的才学可以带来风雅之气;殷仲堪是暗中的护卫,若遇挑事之人,他只需暗中解决便行;但家仨便是打下手的,跑个腿什么的也算是自力更生了。而我――则会成为内馆的老师,至于教什么?呵呵,到时不就知道了?
省去买宅子的五百两,我将这诺大的房宅一划为二,前面用于做生意,后面用于住家。为了便于做生意,前庭做了很大的修改工程。正厅位于前庭,便拿它来做做文章,命工匠们将之改为茗茶论文的场所,来这饮茶的客人可以边饮茶,边听听小曲或是说书,再或是几个文人对对联子,也算是不错的休闲去处;分划给前庭的二十间房屋正是临湖而筑,这倒无须太大的改动,只是将墙打得没剩几块,统统做成大大的落地窗子,虽是木框纸糊而成,但闭起可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开启便能成为四处通透的合院。这里,便是我的正业,我――要开一家瑜―珈―馆。
没错,我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这里的富家千金或是良家妇女们来这里练习瑜珈,让她们也有放松身心的场所。这一部份自是由我来负责,由于会做成女宾的处所,所以我也不必在人前露面,不必担心哪天冒出个旧识跑来找我的麻烦。
茶馆自是交由何正龙打理,这样与外界打交道的便会是他。外人若是问起,也只会说这间茶馆与瑜珈馆是由何家姐弟所办,哪会有人想得到是我在背后操控呢?
呵呵,我就是聪明啊――
留了十间屋子、两处偏厅用来住家,已经足够。一处偏厅更改为正厅,用于议事之处;一处偏厅用来做工作室,我要开张,可不是一人便能搞定,总要调教些人出来才是上方。而十间屋子,除去将一间大的隔成两间由我与殷仲堪分住以外,何正龙自住一间,但家仨应了他们的要求三人同住。其余的房间便预留了一间给不知多久以后到来的恢,其它的便用工人的住处。
何正龙与但家仨一听我这打算,便两眼放光的直是赞好。唯独殷仲堪的脸色有些不豫。
过去了十天,房屋改造的进度也已近了尾声。我坐在窗前借着他撑来的烛火静静的看着自己十日来所写下的开业详细目录。
那日住下后,到了夜了我便与他详谈了一晚。主题不外乎说明为何不回雪魄山?
这还用说么,我们回到郡城的消息不一定隐密,说不准两路人马早已经得知。雪魄山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殷仲堪当年协助司马邺举兵谋反之地,若当真重回故地,他们必又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所以回到郡都,是因为我只能与恢约定这样重逢的故地,但不能因此而令两路人马便自顾自的先对我防范起来。
落户在此,却又隐入寻常百姓家,韬光养晦,过着平凡的生活。纵使谋生的技俩并不寻常,但那也只是为了谋生。除去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这样的打算也是为了消除那两兄弟(应该是兄弟,虽然不同妈)对我的戒备。
但当真能消除得了么?我可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十一章 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