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笔法虽然不如陆纨的精妙,但字体的线条流畅,骨格充实厚重,别?具气?势磅礴之力美。

都道字如其人,陆承的这手字,又使?纪明意对他刮目相看了几分。

纸上是一首七言绝句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其二?。纪明意从前上小学的时候背过其一,其一中有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广为流传。比起其一山高志远,浑然天成的境界,其二?描绘的场景显得更加寂寥,心境也要更为苍凉,传颂度远不及其一。

纪明意不懂陆承为何要寄这个,但还是收下了。

她问:“没别?的了?”

陆承眼也不抬:“没有。”

纪明意微颔首,于是转身离去。

陆承这才抬起头,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直到俏丽的身影完全消失,他方面色如常地重新拾起笔,一丝不苟展开画卷,继续作画。

画上是张仕女图。

卷轴上的女子抱着张大弓,眉似新月,一对杏眼明亮微嗔,靥涡处两个灵动如花的酒窝,生?得是端丽绝伦,女子头顶的青丝上还插着一只赤红色的海棠簪,腕白?肌红,身材婀娜。

历朝历代,无数大家的笔下都曾描绘过仕女图,仕女图尤其注重女子的体态动作和面部表情,讲究的是要将仕女画得生?动形象。一幅画若能?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便可称完美。

陆承最?后?在女子的阿堵上又细细着墨了番,他放下笔,反复端详几眼,对画中女子的神韵终于有几分满意。

他勾唇笑了笑,而后?将此画珍重地放进?了一张带锁的抽屉中。

第031章 表白

第三十一章

六月中, 瓢泼暴雨一连下了几个日夜。

黄河决口,沿岸发?生水患,洪涝泛滥, 疫灾大起。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百姓流离失所,多数流民往富庶的南方逃去,也不乏有小部分流离至了陕西西安府中。

景丰帝遣巡河御史、工部尚书、漕运总兵官等大?小官员疏浚、修筑河道, 又对各地流民下达了安抚的政策。

西安府顺应上令,在城外设立了粥棚, 立了药庐。此举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当地稍有名望的士族乡绅也都为博个行?善积德的好名声, 捐款的捐款,布施的布施。

纪明意也在其列。

反正她是?不差钱的, 与陆承还有魏管家合计过以后, 便去了城外主动开棚施粥。事实上, 纪春田也想凑这个?好,但?是?他?一介商贾, 就算富得流油,在西安府的乡绅里, 目前也排不上名号,他?只好将?自家的一份一并托付给?了女儿。

有这个?便宜老爹的襄助,纪明意的粥棚开得比别家都要气派, 别人家的是?水里头?搀着米,她家的是?米里头?混点儿水。

流民们也不是?傻的,既然?这一家棚子里的粥管饱,自然?都往陆家跟前排队。这就导致陆家粥棚的人手严重不足, 主事的只好另请了不少临时工来帮忙。

这日,纪明意亲自到了城外去看粥棚的情况。

到了一看才发?现, 本家招的打?短工的人里头?,居然?还夹杂不少童工。

童工们普遍十岁上下的年纪,一个?个?面黄肌瘦,有的赤着脚,形容好一点儿的有一双草鞋穿,他?们跟一身衣着分外光鲜的纪明意,正好形成地狱天堂的强烈反差。

纪明意自被生在这时代以后,所见多为温柔富贵之景象,还未曾见过此?等哀鸿遍野。

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随便抓了个?粥棚跟前的负责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