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满面。
荣国府中如何恋恋不舍且不说,黛玉与胤祺这一日玩得格外尽兴,大半夜的方回林府,在回林府的路途上,远远的还见着了元春归宫的车辇。
宫宴威力巨大,上元节之后,黛玉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宫中态度已经明确,对于未来的五阿哥福晋,谁也不能轻忽,就算不能讨好,也万不能得罪了去,以前林府没有主母,给家中小姐下帖子到底不太合适,但此次宫中的宴席都特意请了林姑娘,再计较林家姑娘没有长辈领着的事情,就过于可笑。
这造成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每日给林府送来的帖子翻了好几倍,就连亲王府、郡王府的帖子也不少见。
好在黛玉天资聪颖,对于陡增的应酬处理地游刃有余,哪家的礼可以收,哪家的礼不能碰,哪家的宴会需参加,哪家的宴席可不去,全都安排地明明白白。
胤祺欣赏地望着黛玉处理这些家事,在胤祺看来,这简直就是艺术,内宅交际关系同样错综复杂,能与各家维持不远不近地往来,不站队也不交恶,实非易事。
若说唯一让黛玉疑惑的事,也不过是荣国府突然对她热切起来,她那不冷不热的舅母,时不时地派人嘘寒问暖,就连贾家厨子新做了道菜,都要送过来给她试试。
但贾府的反常,黛玉已经没有心思深究了,这一日,黛玉刚从裕亲王福晋的宴席上回来,便得到了康熙即将要南巡的消息。
第92章 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上元佳节之后, 见到许久未见的父母去亲人,宫中妃子们的心情格外愉悦,上位者高兴了, 底下的宫女太监们当差也轻省, 宫中是难得的轻松。
这份轻松让宫人们为南巡忙碌准备, 都没觉着辛苦,反倒是难得的高效。
等到春暖花开之时,第二次南巡的队伍, 终于准备启程。
黛玉这些日子很是注意, 赶上换季都只略咳几声, 请来太医看过后,只说她身子好了许多, 这几声咳嗽不算大事。
在黛玉亮晶晶的眼神下,胤祺履行了承诺, 入宫求皇太后将黛玉放入南巡的名单中,只不过与一开始所预想的不同,皇太后听了胤祺打算将黛玉放入五公主的随行女官中,却皱着眉拒了:“五公主这儿伺候的女官已经够了,林家那女孩儿过去反倒坏了规矩,倒是我这儿缺了个人陪着, 我记着林家就是南边的, 她倒是适宜。”
胤祺也不是个驽钝的, 只不过一时没有想到, 被皇太后这般一点, 特别是听到加重的“规矩”二字, 胤祺瞬间便反应了过来,此时宫中虽无明旨, 但已经都有了默契,黛玉日后是要嫁给他当阿哥福晋的,让她这未来的嫂嫂给五公主当女官,虽说只挂个虚名,到底不太合宜。
莫说礼法之事,仅五公主该如何与黛玉相处,就是个难事。
想到这,胤祺真心实意地给皇太后谢恩:“还是皇玛嬷想得周到,是孙儿疏忽了。”
皇太后素日里最不爱为这些事费心,也就是胤祺,能让他操心,她笑着喊起胤祺:“我瞧着那林家姑娘是个好的,等下次大选就给你们指婚,你们好好过日子,我就放心了。”
胤祺被皇太后打趣地耳垂都红了,他垂着眼,笑着向皇太后求饶,宁寿宫中一片欢声笑语。
很快便到了钦天监算好的黄道吉日,林如海作为翰林,也被康熙点了,让他伴驾讲学,而黛玉提前一日便被宫中派人接去了宁寿宫。
毕竟康熙的御辇将从紫禁城出发,按着林如海的官职,林家当时队伍的中后,黛玉还不知要等多久,索性接入宫中,伴着皇太后出行,也免了排队等候的功夫。
皇太后是个爱憎分明的性子,她对着黛玉爱屋及乌,一早就吩咐了宫女好生伺候,黛玉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