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送回来屋子。
被雪雁服侍着睡下前,晕乎乎的黛玉想起了一件事,强撑起眼皮:“那针线篓子里的香囊是我费了小一年的功夫才做好的,一会儿你们给五阿哥送过去,换了他身上那个旧兮兮的。”
胤祺平日里佩戴的那个香囊也是黛玉所做,每每出门必带,再如何爱惜,还是逃不过变旧,也不知背后召了多少人笑话。
被黛玉惦记着的胤祺一大早便赶去了宫中参加宫宴,按着传统,宫中宴席分为前朝和后宫两个部分,前朝康熙在乾清门下大宴群臣,后宫中由份位最高的佟佳贵妃,率领满宫妃子,步行前往宁寿宫向皇太后请安,再奉皇太后前往坤宁宫,与宗室福晋,诰命夫人开宴。等到用完膳,外臣散去,爱新觉罗家的人再去奉先殿中祭祀先祖,分吃白肉。
这流程年年如此,胤祺已经熟得不能再输,若说不同,大概是今年后宫中那些份位高些的妃子,都心不在焉的,眼中全是期盼与喜悦。
胤祺皱着眉思索,确实,往年只有一个太子在前朝,其余阿哥全随着他们母妃待在后宫,这一年大阿哥也被拎了过去,但大阿哥去朝中当差,惠妃高兴便也罢了,怎地其他人也如此兴奋,甚至就连宜妃也不例外。
胤祺拧眉,总觉得是他忘了什么,却一直抓不住那瞬间的灵感。
宴席过半,皇太后已经乏了,她被苏曼扶着去了后头歇息,胤祺找个机会蹿到宜妃面前,瞧着胤禟又胖了一圈的脸,以及他手中放下的肘子,胤祺挪了挪身子,与胤禟隔远了些,唯恐胤禟将油乎乎的手印到他的衣裳上,胤禌在一旁乖乖地被乳母喂着汤,胤祺捏着胤禌软乎户的小脸,凑到宜妃面前,小声问道:“额娘,宫中有什么喜事不成?”
难道是康熙突然大方,趁着新年的好日子,大封后宫?
宜妃葱般的手指轻轻戳着胤祺的额头:“前些日子万岁爷下了旨,允了我们正月十五能够回家省亲。”
对了,是省亲!
这些日子外头的事情一件接一件,胤祺已经将省亲一事忘到了脑后,既然省亲能够定下来,那代表着荣国府的园子修好了,等元春省过亲后,贾家又能腾出功夫找黛玉,得提前想个法子,别让贾家又扰了黛玉的清净。
“想什么呢,半天不说话。”宜妃狐疑地望着胤祺,胤祺将桌上的水晶粉丝包子拣了一个,笑着放到宜妃眼前的小碟子上,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额娘,十五那日儿子送您回家。”
宜妃当即笑得合不拢嘴,胤禟和胤禌还小,正月里天寒地冻的,去城郊折腾一通,恐会得病,宜妃无论如何也不敢冒这个险,她想大儿子护送着她过去,也让大儿子和正经外家亲香,却又不好开口,毕竟皇太后将胤祺当成心头肉护着,若被皇太后知晓她吩咐胤祺做事,即使她是胤祺的亲额娘,也讨不了好。
胤祺主动提出却不同,皇太后只要胤祺高兴,其他的没什么要求。
果然,等去太庙祭完祖,视死如归地吃完油腻又腥膻的福肉后,胤祺走在皇太后的凤辇旁,步行将她送回了宁寿宫。
等皇太后换了朝服,听了胤祺的话,她毫不犹豫便应了:“十五日不少妃子都要省亲,宫中的宴席未必有意思,你若想去便去吧。”
胤祺连忙行礼,眼见着天色不早,便要告退。
“今儿个别出宫了,外头天也黑了,雪也下着,明日一大早又要入宫,就住在我这儿。”胤祺虽然搬出了宫,但他在宁寿宫的厢房一直给他留着,里头的东西也从没断过,内务府给皇太后送东西时候,总记着给胤祺备上一份。
翊坤宫中还住着康熙的其他低位妃嫔,胤祺到底也是知人事的年纪,为了避嫌也不能在翊坤宫久待,宁寿宫却不同,只皇太后领着五公主住在这儿,其余便是黑压压一片服侍的太监和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