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瞧着那俩格格,胤祺便将她们招来仔细问了话, 知晓这是宜妃觉着他到了该通人事的年龄,禀明了皇太后之后,将这俩格格送了过来。

胤祺揉着额头,苦笑不已,尽管他否认了与薛宝钗的关系,但也提醒了宜妃这事。

满族人成婚都早, 宫中那几个年岁大些的阿哥, 虽说还没开府, 甚至也没大婚, 但是身边伺候的人可不少, 早就试过男女之事, 只不过胤祺一直住在宫中,宜妃眼皮子底下又有胤禟和胤禌需要操心, 之前一直没想到给他赐人的事情。

皇太后没有儿子,也没操心过这种事,只一心礼佛,同样想不起来给胤祺赐人。

等到胤祺与宜妃说到此次选秀,宜妃才恍然,这个自出身就被她送走的儿子,也到了需要人伺候的年纪了,更何况胤祺住在宫外,身旁服侍的人更是由皇太后亲自指派,宜妃想管也鞭长莫及,万一被哪个丫鬟勾得不知节制,坏了身子,这事才叫糟糕。

想到这,宜妃立时出了一身冷汗,赶忙令人取来册子,仔仔细细挑了两个老实宫女,带去给皇太后掌过眼,得了皇太后同意后,直接将她们送去林府。

让黛玉心神恍惚,也打了胤祺个措手不及。

但其中的前因后果,此时的黛玉并不知道,她深吸口气,平复着起伏的胸膛:“五阿哥,娘娘的好意,您就领了罢,又何必平白与我多费口舌。”

胤祺却直直地盯着黛玉,从怀中掏出特意找最好的玉雕师雕成的玉佩,低声说道:“妹妹,这玉佩送你。”

黛玉手中突然被塞入一块玉佩,只见这玉洁白无暇,触之温润,仔细望去,雕刻着云纹鸾鸟。

鸾鸟,这是王妃吉服上的图案,非亲王妃、皇子妃不能用,胤祺的心思,在这一刻,昭然若揭。

黛玉如同被火烧了般,连忙将手缩回,将玉佩递给胤祺,红着脸说道:“五阿哥快将这玉佩收好,这般贵重东西,若被我摔了,我可找不到同样的赔你。”

胤祺低低笑出声来:“妹妹,若丢了,你赔我个木瓜就行。”

这话一出,黛玉连耳垂都红得滴血。

木瓜,产自两广一带,每年随着贡船会送些入京,对普通人而言,算是珍贵的东西,但对于胤祺,他想要木瓜,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早上说了想吃,午间皇太后和宜妃,便会遣人将木瓜送来,摆在他的桌上。

胤祺不缺这口吃,他对黛玉说的木瓜,自有其他意思。

年幼之时,黛玉曾写过一幅字赠给胤祺,是诗经之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幅字,至今仍然被胤祺仔细地收好,时不时赏玩一番,每年找人好生保养,至今除了墨色稍褪,其余一切未变。

彼时小儿女天真浪漫,带了如今,却多了旁的心思。

黛玉羞得脖颈都红了,她将玉佩小心收到怀里,强撑着一口气说道:“我才不会弄丢。”

胤祺笑得如春风拂过,大地回春,秋天的萧瑟瞬间离去,只有融融泄泄地明媚春光。

“我回去歇着了,你也早点歇着。”黛玉低声叮嘱,随即便要往屋子里走去。

“且慢,”胤祺与黛玉心意相通,怎么愿意让黛玉就这么回去,他将扇骨一下一下的瞧着在手心,笑得戏谑:“我还没说为何我额娘要给我送人,妹妹你不听了?”

黛玉被胤祺这番话说道心如鹿撞,早就忘了那格格的事情,没想到胤祺偏又在这时提起此事,如同一桶冰水,让她热得发烫的脸迅速降温,她的脚步慢了下来,冷哼一声:“你最好能说清楚。”

胤祺被黛玉哼地心都酥了:“此事却是因妹妹你而起。”

黛玉没想到居然被胤祺倒打一耙,她扭头便往屋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