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子养大的,对于黛玉的事情,从吃饭喝茶到读书习字,林如海全部亲力亲为,骤然说着要与女儿分离,他总觉着心中空荡荡的,如同心肠都被一刀刀的割着。

“姑爷,老太太也是为了姑娘好,您便点头应了吧。”林之孝在扬州已经逗留数月,作为贾府管家,京中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去处理,却一直等不到林如海松口,他着急起来,苦口婆心地劝着:“恕老奴僭越,姑爷您就算不为了其他,光是为了姑娘的亲事,您也该将姑娘送进京,老太太说了,自小一道长大的情分,才叫深呢。”

林之孝的暗示是贾母之意,心疼女儿早逝,外孙女无人照拂的贾母,将目光放在了贾家的宝贝疙瘩身上,她的宝玉衔玉而生,又是那等人才,配给黛玉也不算辱没了。但贾府中到底不止一个主子,其他主子的心思却未必如此,因此林之孝一直未将此事和林如海说破,只拿黛玉需要长辈教养说事,实在是被林如海逼急了,林之孝才一反沉默寡言模样,将贾母的心思显露。

这番心思却让林如海悚然一惊。

倘若贾敏之前没有和他提过癞头和尚的批命,林之孝这番话下来,真能让林如海狠下心将黛玉送去贾家。林家几代人都非长寿之相,在贾敏去世之后,林如海更是形销骨立,大病一场,也不知还有多少年岁,能护住黛玉几年。倘若将黛玉嫁回贾家,虽说那宝玉行事乖张,但看在贾敏的面子上,夫妻间就算不能琴瑟和鸣,也能保黛玉一世平安富贵。

但癞头和尚那话一出,林如海已经知道,黛玉注定要嫁入皇家,贾母的这番心思,提都不能提,更别说还让黛玉和那宝玉培养感情了。

“林管家慎言。”林如海当即便冷了脸:“老太太是最讲究规矩体统的一个人,怎么会无凭无据地让你说这种话,大家小姐、公子的名声何其重要,你再打着老太太的名头说这种不三不四的话,别怪我不念亲戚情分。”

“姑爷息怒,是老奴糊涂了。”林之孝能当贾府的管事,察言观色能力一流,当即便听出林家姑爷不乐意让黛玉嫁入贾府,立时便认下是自己胡言乱语:“老奴实在是忧心老太太,自从我们家姑娘去了后,老太太都快哭瞎了双眼,日日难受,久未成眠,只想着还有林家姑娘,才能有些安慰,奴才实在太想让您家姑娘去京中,慰藉老太太的思女之情,说话没了分寸。”

林如海的脸色更加难看,林之孝这番话说得谦卑,却是拿孝道在压着他,如若他咬死了不让黛玉入贾府,传出去他却多了一个不敬长辈的名声。

但他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怕这个吗,林如海暗自咬牙,正要直言拒绝时,京中的圣旨到了。

两方交谈立时停止,林如海忙吩咐管家将将正门大开,置香案、贡品迎接圣旨,他则急忙换上朝服,大步走到香案前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