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灭着,但她骨子里那份执拗却没有消失。听着康熙的话,她一直慈爱的眼中射出锐利光泽,当即便要催着康熙给句准话。

宜妃见着皇太后脸都憋红了,唯恐皇太后和康熙吵嚷起来,硬逼着康熙低头,对胤祺绝非好事,她对康熙更加了解,见他神色便知尚有空间,她连忙往前走一步,打破室内那令人窒息的沉默,皇太后见势也将话止住。

宜妃水眸含情地看向康熙,柔声说道“万岁爷,我们娘儿俩就指望您了。”语气中是全然的依赖。

“放心,胤祺是朕的儿子,朕不会亏待他。”最终,康熙还是只说了这句话,向宜妃使了个眼色,便从宁寿宫离开。

宜妃暗暗咒骂一句,却只能按着康熙的意思,留在宁寿宫安抚皇太后。

“宜妃,刚刚你为何打断我说话?”皇太后挥退伺候的宫人,声音低低的,好似怕其他人听着一般:“那个疯和尚说的话,难道你忘了吗?”

“太后娘娘,”宜妃又从椅子上站起,扶着腰走到皇太后身旁,声音亦是低低的:“万岁爷会同意的。”

皇太后定定地看向宜妃,好半晌轻轻点头:“你是胤祺的额娘,必不会害他,我再等几日。”

“您放心。”宜妃攥着手,给皇太后定心丸,康熙临走前的那个眼神,这事基本就是十拿九稳了,只是不知道康熙出于何种考虑,才未立时定下。

“行了,我这儿没事,胤祺还在你宫中,你快回去照顾胤祺。”心头事了,皇太后挥手让宜妃回宫。

翊坤宫中正麻木地陪着胤禟玩的胤祺,完全不知道,他的婚事刚刚差点就被定了下来,成亲的对象还是那个世外仙姝。

但,这也是迟早的事了。

匆匆离开宁寿宫的康熙,坐在乾清宫的书房中,思索着是否让林海回京,若是林海回京,朝中大臣又有谁能担此重任。

前朝关系牵牵绕绕,大臣之间姻亲密布,要找个林家这样亲缘稀少,关系干净之人,实在是难。

要不,继续让林海在扬州盐政上,让他将女儿送进京中,找个林家人在京中照顾林氏女和胤祺,倒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这,康熙如释重负,打开摆在御案上,还没来得及看的奏折。

第一封,便让康熙倒吸了口冷气,他之前的犹豫、斟酌倒好像成了笑话。

无他,这明黄折子上,林海用工整的馆阁体,以夫人去世,他心甚悲,形销骨立以至于不能支撑公务为由,写下折子乞骸骨。

“梁九功,给朕拟旨。”康熙咬着牙:“令林海入京。”

第41章 我们林家在京中有自己的宅子

京城的圣旨送到扬州城之时, 贾敏的丧事已经办完,林府里满屋子的白幔撤去,满屋子的亲朋离开, 贾敏的棺椁也送去了姑苏林家祖坟之中安葬, 唯有贾府的管事还留在林家, 并未离开。

贾敏是贾母最心爱的女儿,听闻贾敏生病的消息,贾母不断地派人向扬州送药送大夫, 奈何种种手段未能挽回贾敏的性命, 她终究还是撒手人寰。

贾母闻讯痛苦出声, 当即便大病一场,若不是贾赦和贾政极力阻拦, 她恨不得前往扬州奔丧,但就算贾母人没去, 她也再三叮嘱贾府派去的管事,务必将贾敏留下的女儿接到京中贾家生活。

然而林如海年过半百,膝下仅黛玉一女,对于要让黛玉远赴京中生活,他很是犹豫。此时世风认为,丧母长女不可娶, 没有长辈的教养, 女儿家管家理事、为人处世都没个样子。

林如海思忖着他年岁已高, 兼之与贾敏感情颇深, 并无续娶打算, 黛玉年纪又小, 若没有女性长辈抚养,对她将来到底不好;但让林如海将黛玉送去贾府, 他到底又舍不得,黛玉自小聪慧,他是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