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几个年长的阿哥斗成的乌眼鸡,却让置身事外的胤祺捡了漏, 实在是不得不让人眼红,朝中的大臣更是忙着烧热灶。

往日胤祺在宫中不显,尽管一早便封了亲王,但都认为这是康熙对于对他不培养的弥补,因此他们对胤祺,礼节上是到位了, 但要说有多亲热, 那是绝对没有的。

没想到康熙竟然如此出乎意料, 居然立了恒亲王为太子, 这神来一招实在是将所有人打得措手不及, 赶忙给恒亲王府送去贺礼。

还不等胤祺到家, 恒亲王府的门槛都要被上门递帖子的人踩平。

恒亲王府,不, 现在是太子潜邸了,门口的烧酒胡同已经被各家的马车堵得水泄不通,管事在门口笑着收着一家一家的拜帖,但礼物一件未收 ,也未放任何一家的马车进去。

这却是黛玉特意吩咐的,乾清宫中旨意刚出的时候,传旨太监便也跑着将圣旨送到了恒亲王府,黛玉接到消息虽然诧异,却也连忙领着府中中摆出香案,沉稳地接过圣旨,直到将传旨太监招待好送走,黛玉都没有露出狂喜的神情,依旧端庄秀美。

这份镇静,属实让传旨太监高看几分,一般人到了这个时候,哪里还能憋得住,想到在乾清宫里同样神色镇定的新太子,传旨太监暗暗钦佩,还是万岁爷看得准,五阿哥和福晋果然有天家风范。

“恭喜太子妃娘娘,贺喜太子妃娘娘。”传旨太监刚走,府中下人立即跪了一地,黑压压地给黛玉贺喜。

谁能对至尊之位没有渴望呢,黛玉的嘴角同样露出了轻微的笑意,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她最是知道康熙的喜怒未定,深知这种时候不能过于张扬,连忙吩咐下去,府中闭门谢客,令管家将前来拜访之人好生劝走。

不得其门而入之人,只好调转方向,去了林如海府里。

不知道多少人对林如海嫉妒得眼红,谁不知晓林家独女与新太子感情甚笃,等日后太子登基,林家女儿顺理成章成为皇后,林家起码能再续百年繁荣。

林如海却不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得意,他坐在书房里,面色凝重地琢磨着康熙行事,犹豫许久,拿起笔,谨慎地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密封好令人给胤祺送去。

这封信,与胤祺几乎是同时到了烧酒胡同。

“玉儿。”胤祺冷肃着脸,挥退了前来道贺的下人,一头便钻进了黛玉的屋子。

黛玉正拿着管家收上来的那一摞拜帖,仔仔细细地回忆着与各家的关系,猛不丁地听见胤祺喊她,她心中一慌,手中捏着的拜帖便顺着榻滑到了地上。

“太子回来了?”黛玉顾不上掉在地上的拜帖,笑盈盈地迎了上去,然而这份笑意在见着胤祺时,僵硬在脸上,逐渐消失。

“怎么了?”黛玉担心地将胤祺抱住,轻轻地拍着他的背。

“我们的好陛下,将我当靶子呢。”胤祺扬着林如海的信,冷笑不已。

胤祺平时对朝中的风起云涌并不上心,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但不意味着他的敏锐性低,要知道他可是在宁寿宫中长大的阿哥,小时候皇太后每天都要领着他去给孝庄文皇后请安,他抱着九连环玩的时候,不知听了多少前朝的斗争。

在康熙将他推出来当太子的第一时间,胤祺立时明白了康熙的想法,不过是觉得他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先立个太子,绝了朝中非议,等日后再想法子将他废了,至于废太子日子如何,康熙并不放在心上。

等回到家,见到林如海隐晦地提点,胤祺更是肯定了他的猜测。

“那怎么办?”黛玉的脸白得透明,白日了那点隐秘地喜悦与担忧全都散去,她紧抓着胤祺的袖子,手指头的血色消失。

“没事,没事。”胤祺见此,忙反手搂住黛玉,额头捧着额头安慰道:“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