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着,他冷静地询问着。
科举弊案兹事体大,不能随意指控,但,若真的有舞弊之事,又撞到了胤祺的手里,他也不会装聋作哑。
在胤祺的骨子里,他还有着浪漫主义幻想,这些举子个个寒窗苦读,谁没有学得文武艺,卖给帝王家的梦想,他们可以因为水平不够而落榜,但不能是被人为操作着,被掠夺了上榜的资格,多年心血被白白辜负,胤祺愿意为了给举子们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而发声。
“贵人容禀,”徐直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他腮帮子鼓的厉害:“前几日乡试放榜,我们姑苏一地,只有十三人榜上有名,榜上并无我之名字,我本觉着是我才疏学浅,准备回家再读几年书,磨炼心性,下次再来,然而当我在客栈里收拾行李的时候,却正好听见了旁边屋子的人,在用姑苏话吹嘘着他家里为他花了多少银子疏通,买下了这个举人的功名。”
事情居然如此凑巧,按着徐直的家境,他绝对不可能与那人住在同一间客栈,然而胤祺爱惜他人才,特特给他寻了见上好的客栈住着,好巧不巧的,他的房间正好在花钱买功名那人的隔壁,更巧的是,徐直天生耳力便超过常人,将隔壁屋子人炫耀的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人自觉已经足够谨慎,不过是在自己屋子里,与心腹说话而已,说得还是家乡的话,谁曾想到隔墙有耳,那耳还是今科的落第举子,正正好,那举子还是姑苏人士,将他说得每句话,都听得分明,真真是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听了隔壁屋子的话,徐直半信半疑的,他又去了贡院旁张贴的榜单旁,将榜单上姑苏籍的人士名字抄了下来,去了姑苏学社等地方多方打听,这上榜的十三人中,占了五人是不学无术的盐商子弟,典型特点便是人傻钱多,徐直无论如何也不觉得他会输给这样的五个人,他心里对于那日听到的话,愈发信了起来。
然而徐直人微言轻,他实在想求个公道,却找不到地方,左思右想之下,他想起了一面之缘的那个贵人,按着对方留下的名帖找了过来。
这便是徐直出现在此处的唯一原因。
徐直话说完,书房里陷入了一片沉寂,黛玉轻轻握着胤祺的手,缓解着他的暴怒,胤祺深深吸了口气,对着徐直问道:“你说的事情我会派人去查,我只问你一件事,若此事属实,你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揭露这桩舞弊案吗?”
一切代价,或许不止功名,还有性命。
徐直沉静地看了胤祺许久,昂然应道:“我愿意,舍弃我的一身性命,换来万千学子的公平,我愿意!”
第188章 江南再经不住折腾
“好!”胤祺与黛玉对视一眼, 拍案而起:“自有科举以来,多少年了,科举弊案都是惊天之事, 既然这事让我撞上了, 你放心, 我绝不会视而不见。”
徐直闻言,只觉着满心的忐忑被抚平,他初初得知这个消息, 只觉着内心犹如被火焰焚烧, 恨不得冲过去与那些舞弊之人同归于尽。
等到再细细探查, 徐直绝望地发现,此次科举舞弊, 实在是没有半分遮掩,莫说徐直好歹有着秀才功名, 不是个蠢人,就连路边卖甜水的老翁,都能猜到操纵这次科考弊案之人必然位高权重,甚至可以说是在江南之地一手遮天。
想明白此点,徐直犹如五雷轰顶,心里只剩下绝望, 但他到底不甘心这么多年读书白费, 若说他技不如人, 名落孙山, 那倒也罢了, 但输在这种盘外招, 他实在不甘心,心里不断地想着, 万一呢,万一那个被顶替了名额的人就是自己呢。
听闻京中的万岁爷今岁又将南巡,徐直甚至计划着去拦御驾申冤,大不了,舍弃了这条性命不要,也要求个公道。
下定决心的徐直便打算退房,回到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