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着太子跪在地上的模样,胤祉只觉着扬眉吐气,内务府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奴才,他这番杀鸡儆猴立威,看谁还敢轻视。

此事还得从前些日子说起,胤祉在胤祺之前便已经出宫开府,府邸里头的一应铺陈,都是内务府所准备好的。

然而胤祉自入了新修葺的三阿哥府,便只觉着憋屈,内务府给各个阿哥府邸准备的东西,全都按着阿哥的分例准备,绝无半点逾制,然而在规矩之内,东西的品相却是千差万别。

胤祉既不是有着军功,深得康熙看中的胤褆,也不是被皇太后捧在手心的胤祺,内务府给他府邸送东西,多多少少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与内务府说了好几次,却只得到敷衍之后,胤祉心头的火已经压不住。胤祉再如何不显,也是龙子凤孙,在三福晋董鄂氏再次被内务府敷衍回来之后,胤祉便盯上了内务府。

胤祉下定了决心,要给内务府个教训,不然日后谁都能踩到他头上蹦跶。

然而胤祉又觉得,向康熙告状他被内务府怠慢,实在过于丢人,索性趁着这机会,告个大的。太子的奶公凌普正在内务府管事,若能一举将凌普弹劾下去,内务府里的狗奴才谁还敢小觑他,他还能借着这个机会还能断了太子的臂膀。

至于为何未将凌普置于死地,这却是事到临头了,胤祉又怂了,觉着不能将太子得罪狠了。到底太子是未来的帝王,虽然无论是他还是大阿哥,都对太子的位置虎视眈眈,但到底人家坐得依然稳稳当当的。

日后太子真继位成了皇帝,他这次只将凌普撸了职位,两人间还有缓和空间,太子不至于为了这么件事怀恨在心将他至于死地,倘若真搞出了人命,激得太子报复,他且没有好果子吃。

胤祉心里的小九九,胤祺一打眼便瞧了出来,他默默的离胤祉更远,蠢人不可怕,蠢不自知才是真的要命。

连胤祺都瞧出了胤祉的小心思,与狐狸一样的大臣们周旋多年的康熙,更是一眼就心中有数。

康熙将凌普放入内务府,不过是唯恐他的宝贝儿子日常用度被亏了去,特特选个太子的人守在内务府里,觑着太子缺了什么,想要什么,及时送过去,凌普只要满足太子的喜好,在康熙眼中,便是当差得力了,至于凌普一日在内务府待多长时间,康熙还真不在乎。

康熙再忌惮太子,也没想在这等小事上落他的脸面,他沉沉地垂下眼皮,便要将事情囫囵过去。

“凌普素日当差很是勤勉,想必一时疏忽也是有的,便罚他一个月的月俸,以儆效尤。”

康熙轻描淡写地给了凌普惩处,然而这处罚,却和没有处罚一样。

胤祉欲借着凌普立威的打算成了竹篮打水,他的话日后在内务府更加起不到作用。

想到这,胤祉的脸一阵青一阵白,脑子里的弦瞬间崩断,岌岌可危的理智消失无踪。

他脸红脖子粗的跪下,三叩首后,眼含热泪,忧心不已地谏道:“皇阿玛明鉴,儿臣在吏部行走,这些日子瞧着,凌普行事绝非个例,朝中大臣们懈怠者多,勤勉者少,就连五弟,也不过是日日在理藩院里点个卯便离开,长此以往,我大清朝吏治将松散成何等模样,皇阿玛您将凌普轻拿轻放了,日后那些大人们有样学样,该如何是好。”

说完,胤祉又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字字真心,声声泣血,真真是为父分忧的好儿子。

至于被他提到的其他大人们和胤祺,只在心里不断地骂着晦气。

胤祉之前还有着理智,知晓事情不能闹大,然而或许是康熙的偏袒,让他彻底失控,他这番话,却将朝中大臣们全都覆盖进去,谁也讨不了好。

一言毕,乾清宫里的那些人,无论是颤颤巍巍的老人,还是年富力强的干吏,瞬间都跪了下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