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大概走了一刻钟,穿过奇花异草,绕过假山湖泊,便到了地方。

康熙与随行阿哥住在东半边的园子里,皇太后领着嫔妃与公主住在西半边,她看过舆图,对宫妃住哪间屋子没什么兴趣,只随意挥手,吩咐她们自去寻找喜欢的屋子住下便可,又将公主们托付给大公主,让大公主领着妹妹们好生安置。

随后才走往正屋走去,见着那三层的木楼,皇太后怀念地点了点头:“上次我在姑苏,也是住的这儿,瞧着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候在一侧的甄家老夫人连忙行礼问安:“臣妇家得天之幸,娘娘您纡尊住了几日,圣驾回銮后,臣妇立即令人将这园子锁上,并让丫鬟好生守着,每年都找人入园子修葺,确保这屋子是您当年住着的模样。”

皇太后走进屋子,果然一切都如往昔,她这一路行来的不适,都好像轻了许多,她生在蒙古,久居京中,习惯的是北方干燥、凛冽的天,乍然到了南边,感受着这温软的雨,只觉着浑身黏黏腻腻的,格外难受,甚至多动几步都觉着要喘不上气来。

“你们有心了,做得很好。”皇太后露出个笑脸,让忐忑的甄老夫人安下心来,她殷切地站在皇太后身旁,帮着宫女递些钗鬟,皇太后笑着她摇了摇手,止住甄老夫人动作:“你也是当曾祖母的人了,何必这么小心。”

甄老夫人恭敬不已:“无论臣妇年岁多大,能伺候您都是我的荣幸。”

说话间,皇太后已经卸下珠钗,又换上了轻便的衣裳,在苏曼的伺候下,入了内间躺了下来。

甄老夫人年岁也不小,经这一番折腾,只觉浑身酸疼,亦告退离开,一转身,却只见一直跟在皇太后身旁,姝色惊人的女子,也准备离开。

“这位姑娘,”甄老夫人自诩见人无数,但眼前姑娘这般气度的女子,也是世间难寻,绝非常人,她连忙笑着喊住黛玉:“不知您住哪间屋子,老身领您过去。”

黛玉连忙避开,浅笑着福了福身子:“老夫人折煞我了,我也是姑苏人士,待会儿回自家屋子住着,劳您费心。”

甄老夫人更是啧啧称奇,甄家在姑苏也是大族,如此出众的姑娘不至于从未见过,凝神细思,甄老夫人恍然,拍手道:“可是林家姑娘。”

姑苏林家,自数年内被召入宫后,再也没回过姑苏,算着时间,幼年时候见过的那个粉雕玉琢姑娘,也是这个年纪了。

“老夫人,正是呢,我父亲现任翰林学士。”黛玉笑着应道。

甄老夫人握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着,心中连连点头,望着黛玉的眼神满满都是慈爱:“我就说见着你眼熟,果然有你母亲的神韵,若你母亲还在,也不知该多开心。”

贾敏早逝一直是黛玉心头痛,听了甄老夫人的话,黛玉神色一黯,几要垂下泪来。

甄老夫人暗道不好,连忙岔开话题:“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不知你还记不记得。”

黛玉勉强笑着:“承蒙老夫人厚爱,恍惚中有些印象,却记着不太清楚了,许是回家看看,说不得能想起些什么。”

甄老夫人连连道恼:“人老了就糊涂,姑娘多年未回,必定思家心切,我还拉着姑娘说了这么半天话,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我的错,姑娘莫怪。”

“老夫人万不能这么说,您是长辈,对我这般爱护我感激还来不及呢。”黛玉眨眨眼,盖住了眼中的不耐。

“林姑娘,还好您还没回去。”黛玉正与甄老夫人应承之时,服侍着皇太后睡下的苏曼走了出来,见着黛玉的身影眼前一亮,笑吟吟说道:“皇太后让您将这些日子用惯了东西带回府上,免得一时不趁手,回家反倒不适。”

说着,太监们抬来一个箱子,里头满满当当摆满了东西,不乏皇家御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