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酥想着自进入第二个板块以来发生的所有事,慢慢地理顺了自己的思路:“郑国的儿子死了,郑国要弱秦,知道自己可能一去不回,所以才把孙子郑襄托付给了秦方。而秦方是魏人,身上带着的也是魏国的钱币,因此可以做一个推测:秦方带着郑襄去了魏国。”
谢琢玉点头:“可以,逻辑通顺。”
得到了谢琢玉的肯定,唐酥又道:“郑国被嬴杰发现了身份,嬴杰不但告发了郑国,还派人追杀秦方和郑襄。”
这句话说完,唐酥自己先皱起了眉:“可是这个推测,没有证据佐证,只是我从宋阳朔的三言两语中推断出来的。”
“所以,”谢琢玉接住了唐酥的话,“实际上,我们对秦方为什么带着郑襄来到秦国一无所知。”
“没错。”唐酥点头,“哪怕我们通过承认系统给出的线索都是和主线有关的这条潜规则来得出这条推论:嬴杰派人追杀秦方和郑襄,但实际上,逻辑依然是不通的。”
唐酥先伸出第一根手指:“一个手无缚j之力的书生,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两人是怎么逃脱追兵,一路跋山涉水从魏国走到咸阳来的?”
魏国距离咸阳的路程在后世看来,也许乘坐飞梭,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搞定。但在这个时代,走上几个月都正常。
一介书生,带着一个孩子,在躲避追兵的q况下,不但毫发无伤,甚至连衣衫都是整整齐齐的只能说,三流小说都不敢这么写。Уу
唐酥再慢悠悠地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来秦国?”
“他们可是为了躲避秦国宗室的追杀,才背井离乡离开的。按理来说,不应该是逃到离秦国最远的齐国吗?为什么偏偏要来秦国?”
说到这里,唐酥先笑了:“总不会是秦方知道什么叫做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吧?”
谢琢玉点头,表示他认同唐酥的推测:“敌强我弱,来到咸阳要查验身份文牒,一路都有守军,如果是为了躲避追杀,那么秦方根本不应该来到秦国。”
“而且,”唐酥道,“我们一开始在什么都不知道的q况下已经给城门守卫看过我们的身份文牒了,如果嬴杰真的要置我们于死地,那么现在他早就应该出现在这里了吧?”
他们在宋阳朔的家里已经一天了,从r照当空待到月落西斜,可是整个宋府却平静得不像话,根本没有嬴杰派来的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