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晚都会在这里守着,一旦再有任何危险信息出现,都必须要迅速作出处置和反应。

值班的住院医师先回了一趟九楼病房,所以听到住院总的手机响起时看到来电信息,陆洋还以为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九楼出了什么事,心也跟着砰砰跳着。

接起来,对方语气还好并不是很急切。

“师兄,刚才有个电话打进值班室,是那个楷楷他妈妈的号码,但是我回拨过去了几次,就又是没人接了。”

第53章

ECMO,体外膜肺氧和,心肺得到休息,功能暂时会被代替,循环交换的压力被挪到了机器身上。

之前在心外icu和急诊重症icu里面都有见过上级操作,陆洋看着一件件套管零件准备着排开,连接前的组装非常迅速,争分夺秒。

林远琛的观点是应该当机立断,把握好指征就上,用这个去争取更大的生存可能。

然而陆洋在ICU里穿上手术衣的时候,还是有些迷茫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对方的表情始终沉稳,对于决定了的事情没有任何犹豫。

“以前在心外我做的几次你好像只有一例在场看着,”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就算目睹过估计也忘了,林远琛看向他,“在急诊危重症的时候,程澄有带过你做这个吗?”

“...也是打过下手而已。”

没见过几次是正常的,这东西毕竟不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从开机转流当日的管道耗材,后续的维持每日的化验和药物支持,万一出现问题了还要更换管道,重新调整,这样的仪器用上了便是高昂的费用。

“小孩儿的情况实在是比较糟,这真的是非常少见的。”

左心发育不良这样的罕见复杂先心病其实在西方国家会更多一些,在经历了胎儿心脏介入,出生后又经历了手术治疗,但情况并没有如理想的那样稳定下来,林远琛在术后第一次于话语里流露出有迹可循的受挫感。

“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到最后。”

小孩子颈部的皮肤脆弱得仿佛透明,皮下隐约的血管都能看得见,无菌单铺好前,陆洋再一次抬头看了一眼孩子的面孔。

真的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

很多小孩在出生几天后,脸依然还是皱皱的,但这个小姑娘已经有了粉嫩的模样,嘴角还微微向上长着,稍稍咧嘴的时候就像带着笑意一样。

但现在她只能安安静静的睡着,无论是术后还是马上要进行的ecmo,都需要充分镇静镇痛。

超声引导着进针和导丝的置入,林远琛在做的时候,抬头看了一下陆洋,又转头对着一旁同样配合着自己工作的新生儿科的值班主任说了一句。

“把那边两个学生也叫过来吧。”

是新生儿科监护室里值班的专硕和轮转护士。

ecmo于实际治疗的难点,不仅仅是因为其费用的昂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对于这项技术操作的掌握。

引进运用都仍然在初期阶段,只有少数大城市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或者是胸科医院、心脏中心才支撑得起这样的设备与技术,才拥有能够组装机器,实施这样技术的团队。

临床教学就如同救人一样,也要把握住每一个机会。

心外,新生儿科,麻醉,超声,体外循环......一张小小的床旁,十几名医生和护士围着。

穿刺刀,导管,管道钳......一样一样物品,在紧张的气氛中迅速无误地传递着。

陆洋在帮着按压,看着林远琛和另一名PICU的主任主刀操作的步骤时,无意间抬头才看见林远琛额侧细密的汗珠,缓缓沿着脸庞渗透进口罩的边缝里,然而那双眼睛依旧清晰锐利,没有温度但也没有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