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2)

赵夫子决定辞官回家时,扶兴德一连几日都在劝慰这个至交好友,大致意为:虽说当今官宦勾结,奸臣当道,但太子也在暗地中开始整治了一批宦官。

若是太子登基后,未来的朝堂定是一派大好之势,扶兴德试图说服赵夫子再忍受些时日,之后便能重见光明。

可赵夫子早已对朝堂心灰意冷,他去意已决,不是扶兴德一言半语、一天两天能左右的。

劝不住赵夫子的扶兴德在离去的那天只好去见了好友的最后一面。

扶兴德见赵夫子一副誓不归京的模样,本以为那日一别是二人的最后一面,没成想有朝一日他竟还能收到友人的来信。

虽说是将他的爱徒交付与他,但二人也终于有些话题开始联络了起来,扶兴德当日立马给了赵夫子回信。

称赞当今圣上如何如何的有才干,说自己当时没有看走眼,还说若是当年赵夫子没有辞官回乡也能亲眼看到圣上的治世之才。

圣上登基之后,就先处理了那些朝廷蛀虫,提拔了那些有才干而默默无闻的官员。

扶兴德就是第一批被提拔上去的,之后又担任了为朝廷提供人才的川安书院院长一职。

荀文林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事无巨细的全告诉了叶胥,包括一些书院的住宿,饭食以及夫子等等这些细节。

按荀文林的说法:川安书院的夫子大多一肩两职,不仅是川安书院的夫子,同时还是国子监的夫子,因着圣上格外重视川安书院,将在国子监授课的体格较为健壮的夫子同时也调到了川安书院。

现如今的川安书院在整个王朝也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书院。

“我这几日在客栈中听客人说川安书院竟是这般的厉害,原来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夫子竟是这般的深藏不露,一封信竟能让我们进这般厉害的书院读书。”

“我还听说,在每年的大考之中,若是能取得头名,是有二十两银子和一些纸墨笔砚可领,那些笔墨纸砚或多或少都是圣上用过的。”

说完,荀文林还惊叹道:“御品啊!寻常人家又怎会轻易接触到,寻常人连圣颜都未曾见过,更不用说是圣上的御品!”

之后荀文林自认为悄咪咪的说道:“听说是圣上为了激励学子们奋发图强才想出的法子。”

最后荀文林总结道:“圣上为了我们这些学子们能用功读书报效朝廷也是耗尽了心思!如此这般,我也是时候再用功一些了,若是挣一样回家,到时放在家中,定是要供起来!”

叶胥听完荀文林的话,调侃道:“早晚三炷香,晨昏一叩首是吗?”

叶胥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自是不能理解寻常人对当今圣上的执念;更离谱的是,叶胥听说竟会有人话高价买龙仪丸。

这龙仪丸也是有来头的,皇上的排泄物被称为龙仪,商人到叫西华门去收购太监手中的龙仪,之后又跑去制药店加上蜂蜜、山楂、陈皮等药品;

再用特殊的方式进行烘干,去除臭味,经过研磨加工制成龙仪丸,就这一颗龙仪丸竟卖到百两银子的高价。

因为坊间传闻吃龙仪丸可以延年益寿,吃多了可以长生不老,竟有人争相购买。

当听那群科室的老学者讲述时,叶胥一脸的匪夷所思,这种长寿真是让人不太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