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二人步行前去隔壁的街道上吃了一碗馄饨后,又手牵手的赶回了家。

许是这半个多月,二人一直在赶路,没有时间像叶胥之前在家那般的轻松,二人都很是珍惜这久违的静谧时光。

陶青窝在叶胥的怀中,叶胥坐在庭院中,三月末四月初的日光还不是很灼眼,照在身上暖暖的很是舒服。

次日,叶胥便请了荀文林前来。来庆祝他们的乔迁之喜,用叶胥的话来说就是:给他们的新家添添人气。

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后,荀文林自认为算是对叶胥这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叶胥邀请他去吃这搬家后的第一顿饭,荀文林也没有推辞。

俗话说:这新家的第一顿叫燎锅底,宜食水饺、馒头、鱼面条等食物,一大早,叶胥便早早的起床去买菜,还买了些猪肉,准备包些饺子。

正好他们人多,凑在一起也热闹。在叶胥的观念中,可没有什么男女不同席的说法,再这在赶路的小半个月中,荀文林也算是同陶青相熟。

等叶胥拿着菜归家时,正巧在门口碰见了荀文林,荀文林也没有同叶胥客气,不等叶胥邀请便自觉的跟在他后面一同进了家门。

厨房中,叶胥正处理刚买来的鱼;陶青力气小,便开始着手和面准备包饺子,荀文林是男子,没下过厨,不会处理鱼,荀文林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相比陶青来说:力气也比陶青的大,剁肉馅的任务便交给了他。

第63章 三人各司其职,等饺子包……

三人各司其职, 等饺子包好后,叶胥便开始着手煮鱼,同上次在客栈时一般, 还是叶胥负责掌勺,荀文林负责烧火。

许是合作过一次的缘故,这次二人格外的有默契,再次见到叶胥熟练的掌勺后, 荀文林面不改色的往灶里加柴, 还能熟练的控制火候。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 很快,白乎乎、胖嘟嘟的饺子便出了锅。

叶胥将饺子端到庭院中间的石桌上后,便招呼二人入座:“饭好了,都先入座吧!”

荀文林丝毫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甚至熟练地招手唤陶青就坐:“嫂嫂,快来, 叶兄已经将饭做好了!”

总归是自家, 不等荀文林再次催促,陶青就已经坐好了,只等开饭了。

三人一起入了座, 因着二人不久后就要入学, 书生不能饮酒, 会损伤记忆力, 叶胥深知这一点, 这次便没有同上次那般饮酒,所以,今日的桌上是没有摆酒的。

酒足饭饱后,荀文林和叶胥二人在庭院中开始闲聊。

这几天, 因着还未到入学的时间,荀文林还是住在客栈之中。

因着川安书院近日开学,人们谈论的自然也是家长里短变成了川安书院如何如何,

荀文林上下楼用饭的工夫,就打听了不少关于川安书院的传闻。

听到往来的客人说些什么关于川安书院的话,荀文林好奇之余,倒是一改往日里安安静静的性子,他与人交谈的潜力都被他激发了出来。

经过荀文林这些天的刻苦打听,最后他打听到:原来这川安书院是朝廷一手办理的,虽说是地位不如国子监,但也是不逞多让的存在。

圣上登基后,雷厉风行的斩杀了一大批爱拍先皇马屁又无所建树的蛀虫,那时的朝廷极度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圣上没法,便将之前已经衰落的川安书院又重新置办了起来,打算在自己的眼皮之下新培养一些自己的心腹。

又重用那些前朝留下来的清廉之辈,这些都是荀文林打听到的。

荀文林不知的是:赵夫子不能忍受先前朝廷的腐败毅然决然的辞官归家,他的至交好友扶兴德看中了太子的展现出来的治国天赋,便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