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2)

动,叶胥觉得他有些大题小做,再者说,叶胥确实没有苛责叶父,叶父开店的原因也是他自己闲不下来,这件事情,无论叶胥到何处都是有理。

虽然叶胥给叶父解释了许多次,但是叶父总是固执的认为,不能让这些百姓们认出他,那样对叶胥的声誉不好。

等来年楚庭靠山的村子,大多种植了香菇,叶胥就先给这个商会出建议,建议他们这个香菇,应该怎么卖更合适。

因为这些商会中的人大多都是村民,绝大多数人在经商上面都没有什么经验。

他们就按照叶胥的建议开始做,第一年,虽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成功,但是他们的收成很不错。

等第二年时,这些村民也就有了经验,虽然不如经商之人那般圆滑,总归是比第一年要好一些,等到了第三年,这些人已经完全有了经验,相应的,收成也好了不少。

村民们有了多余的收成,就计划着让孩子去书院读书,因为学生人数多,之前那个书院已经接受不了这么多的学生,于是叶胥便又建了个书院。

虽说这两个书院都是在叶胥的领头下建成的,但不知为何,这两所书院仿佛是死对头一般,整天比学子们的成绩,比那个学院出来的进士多。

叶胥听说这件事情后,就将两位院长叫在一起,同他们聊了许久,大概意思是:你们都是为楚庭学子们建的书院,也都是他带头建立起来的,这就不分什么高低贵贱,他们大可不必为了一个虚名争来争去,用心教好学生才是正事。

两位院长在叶胥面前点头答应,叶胥见两位院长握手言和,面上很是满意,心想:这样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挣个第一第二的。

叶胥见两位院长不像之前那般看对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叶胥很满意,很放心的让他们走了。

于是叶胥再也没有听到两个书院不和的传闻了,只是很快又传来了两个书院学子不和的传闻。

叶胥:......

这两个书院怎么回事,怎么不是院长不和,就是学子不和。

叶胥身为知府,又有许多事情要忙,定然是没有闲工夫处理这些事情,于是叶胥就将这两个书院的事情抛之脑后。

叶胥怕他要是插手了学子们的事情,到时候传出两个书院的马夫、伙夫不和的事情,那样更是麻烦,还不如放任他们不管,反正两个书院也做不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不管这两个书院和与不和,只要是能为朝廷培养出来栋梁之材,那便是好事。

虽说两个书院不和,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为朝廷输入人才。

叶胥很是满意,现在皇上在大肆提拔寒门子弟,为的就是防止世家一门独大。

叶胥也算是间接的帮上了皇上的忙,皇上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叶胥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