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就难免会打闹,也幸好有老村长在镇场子,不然更难管理。
人手不够,老村长就叫了村里的一些妇女来帮忙,小孩子调皮,老村长是真打,手里拿着根竹棍,对着调皮小子们的屁股就是一顿胖揍,并虎着脸喝骂:“到了我这里,就要服我的管,谁要是敢不听话、胡闹,我连你们爹妈都打!”
临河大队许家村的赫赫威名不是虚的,再调皮的男孩子,一看到老村长,一个个都吓得跟鹌鹑似的,再也不敢闹了,尤其是那些大些的,已经懂事了的男孩子,他们可都晓得许家村的‘野蛮’的,许家村的男的在公社里当革委会主任,许家村的女的在蒲河口当劳改干部,谁敢不听话,就把他们抓到蒲河口做劳改,挑石头!
洗完的孩子们,被老师们领着进了宿舍的大炕上并排的躺着,顺便烘烤已经被擦干的短发。
他们全都好奇的看着这个结实坚固的长方形房子,摸着身下温暖的大炕,还有些男孩子在一起说着悄悄话:“你摸到了没有,这石床是暖和的!”
“这床好大啊!”
“这被子是新的吧?都是新的哎!”
“你摸摸这垫的被单,也是新的,全都是新的!”连下面铺的稻草都是新的!
哪怕他们是男孩子,在家里也很少能穿到全新的衣服,更别说崭新的棉花被子了。
山里的地多珍贵啊,光是种粮食都不够吃,哪里还有多余的地来给他们种棉花啊!
女孩子们躺在温暖的炕上,身上盖着新的棉花被子,看着结实的宿舍,雪白的墙壁,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敢动,一直到她们迷迷糊糊的睡着,她们还不自觉的笑着,想:“我做梦梦到了天宫哩!”
天宫是雪白的,一点都不冷,像睡在云团里一样暖和。
[231]第 231 章
这次招收的学生有两百多个,其中以临河大队送进来的学生最多,从七岁到十五岁的男女孩子,总共加起来有一百多个,尤其是江家村和许家村,这两个村子是村风如此,虽也重男轻女,却没有溺女婴的习惯,加上三年干旱时期,两个村子的老人孩子全都活下来了,这次本大队的小学上学,家里有适龄孩子的,要是不送去上学,都要被村里人骂,被村里人看不起的,当然是最积极的。
另外就是隔壁的建设大队了,也有五十多个学生,剩下的就是和平大队和大山里的加起来一百多个,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两百六十个学生。
按照许明月给他们分的一个班四十到四十五个学生的话,就得开六个班。
十个老师带六个班,教学上勉强也够了,主要是开学后,老村长才发现,这些学生住宿的话,至少还得再招两个生活老师和食堂管理员、锅炉房管理员。
两百多个学生、老师,一天要做的饭可不少,他们这食堂已经算大的,足足两个大教室隔成的,里面锅灶加炕灶,一共四个灶台,大锅的饭,小锅的菜,一锅烧出来根本不够吃,还得把三个大炕灶也煮上粥才勉强够这些小孩子吃,为了让在校住宿的小孩子们晚上能用上热水,在除了烧饭的那段时间外,三个炕灶上面一天到晚都烧着水,晚上这些小孩至少得洗脸、洗脚,女孩子还得洗PP。
关键是这些小孩子被送来时,真的就一个光秃秃的人,连个毛巾都没有,还得给她们准备麻布毛巾。
麻布再便宜,那也是布,那也要钱啊!
看着那么多麻布被撕成小方巾的大小,发下去给这些臭小子、臭丫头当毛巾,老村长心都一抽一抽的疼。
还有每天要浪费那么多粮食给这些臭小子、臭丫头们吃,老村长已经在盘算着,等到开春,全部叫他们挖野菜去,什么山上的蕨菜水里的菱角菜,全都拉回来吃!
不然就他们这光吃不进,他们临河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