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询问小女孩是不是真有女娃上学还送糠米的事,不管有没有,她都想去探听一下,假如是真的呢?五斤糠米啊,可以让孩子们喝上一个月的稀粥了。
只是要出去,还得征询她公婆的同意。
她公婆年纪还不大,刚四十岁出头,她丈夫是长子,下面还有好几个没娶到媳妇的小叔子,她丈夫死后,她还能在婆家待的安稳,没有被外面的男人摸上门,除了她本身性格并不软弱外,就是因为她丈夫兄弟多,她公婆也打着让她跟二叔过日子的想法。
只是她并没有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改嫁是不可能改嫁的,她四个孩子呢,她要是改嫁了,两个女儿怎么办?
她公公婆婆一听她要去山外,就有些不同意,以为她是心野了,自家男人死了,她就要跑,厉声说:“你想也别想!你可是有四个娃呢,你能放得下?”
妇女一听就知道公婆误会了,“我真的是去打探消息,要是送草丫去上学,每个月真有糠米送,牛娃、草根每个月也能多点口粮。”
糠米里面虽有糠,可用筛子筛一筛,里面的碎米筛出来,煮的久一些,一两岁大的小孩吃了正好克化。
她公婆不信地说:“女娃上学还送糠米?我长了一辈子都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好事!骗傻子呢!别不是遇到拐子想把娃娃们骗走拐了他们吧?”
[219]第 219 章
妇女好说歹说,她公婆都不同意她出山去。
她几个小叔子现在都在蒲河口挑石头,家里只有她和公婆在,她幼子还小,最大的孩子才八岁,她要出山,必定要公公婆婆在家帮她看着孩子。
她公公婆婆虽不同意她出山,但毕竟眼馋她说的每个月五斤的糠米,再说只是打听一下也不费事,就松口说:“这件事你想打听,我明天去找菜花去,让菜花去打听。”
菜花是老太太的女儿,嫁在了两个村子外。
她不是没想过把女儿往山外面嫁的,只是山里穷,她女儿小时候过的也并不好,个子不高,皮肤黝黑,面容普通,长大后就与两个村子的人家换了亲。
她怕死了丈夫的媳妇跑了,却不怕女儿跑了。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两个村子外的女儿家,让她去蒲河口找她男人打听是不是真有给女娃上学,每个月送五斤糠米的好事。
名叫菜花的女人笑道:“阿娘,你也听嫂子说了这事啊?我昨天也刚听大壮说起这事呢,他还可惜他妹妹太小了,不能上学去拿粮食呢,他们小孩子说的话哪里能当真?”
老太太赞同地点头说:“我也这样和你嫂子说,可你嫂子脑子轴,就想去问问,要是真有送女娃上学就有糠米送的好事,送草丫去也罢!”
老太太是山里稍有的养大了闺女,又没有溺死孙女的人,虽也重男轻女,却不是那种完全不把女儿孙女当人看的人。
菜花笑着说:“嫂子想问,就让她去问呗,三个哥哥也在蒲河口,到了蒲河口让三个哥哥去打听一下不就成了?”
老太太没跟女儿说,怕她嫂子跑了的事,说:“你三个哥哥都不在家,你嫂子还有四个孩子要带,她要是走了,我和你爹哪里带的过来?这不过来让你跑一趟,你去蒲河口找姑爷,或是找你三个哥哥都成,打听一下情况,要是没有这回事,也能叫你嫂子死了心,要是真有这好事,我老太太也不是那心毒的,不叫草丫去认字!”
她女儿当初要是能认得几个字,也好往山外头嫁,彩礼都能多得些。
她女儿当初是和亲家换亲,一分钱彩礼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