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临河大队的时候还早,但大河以南的堤坝上已经密密麻麻全是挑堤坝的人了。
河堤上的人一看那熟悉的乌篷船,就知道是许明月回来了,纷纷在岸上打招呼:“许主任回来了!”
“许主任吃过了没有啊?”
“许主任回来了就多住几天再走!”
许明月也挥着手跟他们打招呼,眼睛巡视着堤岸:“你们看到红桦大哥和建军书记了吗?”
就有人指着养鸭场的方向说:“主任和书记在鸭厂那边呢!”
到了养鱼场边,他们就上岸了,许明月就指着今年刚完工的堤坝马路和那座长五十多米的石桥说:“这挑堤坝和桥就是今年完工的,那边就是炭山了。”许明月指着隔着一条套种着一千多亩红薯的河圩的高地说:“看到那块高地了没?我们就想在那块地方建个水电站!”她指着如今竹子河里丰沛的河水,“以后庄稼要是干旱缺水,就把这河里的水抽过去灌溉农田。”
她一边说着,就一边把几个人领导了新建好没多久的养鸭场。
明天要录制个节目,得早起,现在困的眼皮都睁不开了,先去睡啦,小伙伴们晚安嗷~
[163]第 163 章
养鸭场现在已经是一片热闹景象,主要是有十几只母鸭子,带着八十多只小鸭仔,早上的时候,由江家村看守大门的年轻人将小鸭子们从鸭舍里打开门,十几只母鸭子便带着八十多只小鸭仔嘎嘎叫着摇摆着冲向许红桦给它们准备的疫苗早餐。
许凤发之前几年都是在研究养殖虫卵养殖鸡鹅,所以第一届养鸭场的场长并不是许凤发,而是许红桦的堂哥,年龄比许红桦都大几岁,过去在大队部便一直负责养大队部那二十几只鸭子的事情,他性格属于很老实肯干的类型,让他去做别的事情他做不好,可要说养鸭子的事,从小就养鸭子的他,对养鸭还是有几分心得。
现在养鸭场的鸭子不多,许红桦的堂哥许红松并不同意招太多人,有他和一个看大门的两个人来照顾这些鸭子足够了。
许红桦便也同意了他的想法,暂时没有为养鸭场招人。
许红桦此时之所以在养鸭场,是因为小鸭仔们来到养鸭场到了该做疫苗的时候了。
此时大河以南还没有兽医,市面上很多防疫的疫苗针还没有出来,只能用土房子给鸭子们防疫。
许明月刚到养鸭场,就笑盈盈的对门卫说:“红桦主任在这里吧?”
许红松和门卫现在都在养鸭场里面,蹲守在门卫室里的是两个半大小子,一个八/九岁的模样,另一个约莫五六岁,他们都是认识许明月的,一见是许明月,大的那个立刻激灵的往里面喊道:“主任!红桦主任!蒲河口的许主任找你来了!”
清脆的童音穿透性极高,他并没有因为许明月来就随意的打开门放几人进去,因为养鸭场规章制度上就有一条,非必要情况下,不让外界人员随意进出养鸭场,以免为养鸭场的鸭子们带去疫病。
规矩是许明月定的,她自然也要遵守的。
里面已经为白只鸭子的防疫食物准备了一早上的许红桦拍拍手从鸭群中站起来,对许红松说:“二哥,我出去看看去。”
他在门口处的干净水池中洗了手,到养鸭场门口来招呼许明月。
许明月直接开门见山地说:“红桦主任,这几位是我们临河大队向上面申请调任过来的水电专家们,负责临河大队水电站的建造,你看你有没有时间,带他们去实地考察一下。”
许红桦一听是要为大河以南建立水电站通电的专家,态度立马客气的伸出双手握住带头的陈卫民的手,然后一一握过去,十分热情友好地说:“你好你好你好,欢迎欢迎欢迎。”
他身上还有些鸭屎味和鸭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