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方丈双手合十微微一笑:“其实我相信大家现在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的镇寺之宝到底藏在哪儿?有人觉得在藏经阁,有人觉得在舍利塔,还有人觉得在我的屋子里,但其实都不是……”

说到这,方丈突然顿了顿,好似是故意引导我们去猜测。

我们几人面面相觑,却无从下手。

方丈却意有所指得念起了‘寒潭寺’的名字:“南朝四百八十寺,每座寺庙的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可这里偏偏要以‘寒潭’二字命名,几位施主难道没想到为什么吗?”

贺兰雪是我们几人之中最通禅意的,她瞥了一眼窗外道:“听闻这后山有一处水潭,寒冷僻静,取寒潭之名虽有些怪异,却也有一丝苦行的味道。”

“对啊,姑苏城外不还有座寒山寺吗?”老姜想也没想就给贺兰雪帮腔。

我却突然顿悟到什么,猛地站起身,难掩欣喜之情道:“莫非这镇寺之宝就藏在寺后的水潭之中!”

老姜也恍然大悟,双眼放光,好似那泥像已经是自已的囊中之物:“寒潭寺寒潭寺,原来竟是如此,先有寒潭再有寺,这就是寺庙名字的由来。”

“不错。”

老方丈点了点头,毫不吝啬得夸了我一句:“小施主,你很有悟性,不愧为有缘人!相传当年祖师云游四海,去寻找菩萨的存在,他走过雪窦山,去过九华山,最终停在了敦煌莫高窟,被那里精美绝伦的佛像所吸引,干脆就住了下来,拜那里的守窟老僧为师。”

然而这一住,便住了整整十年。

待他学成之后没有再去拜访名山,而是突然回到上海。

那时他孑然一身,什么都没有从敦煌带走,除了那个泥像。

不远千里背了只小泥像回家,还坐在全上海最有名的佛寺金禅寺的门日,别人看他穿着破烂袈裟,以为他是想进寺讨日饱饭。却不料他大言不惭居然敢纠正金禅寺方丈的言行,认为对方的讲经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金禅寺觉得他这是在故意挑衅,有位高僧屈尊想教训他,主动提出跟他辩法,结果输了。

另外几位高僧组团前来,结果还是一样。

哪怕是金禅寺的住持,也是不行!

后来各寺有名的法师闻声而来,却无一人辩得赢那位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