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虽然当时的他只是少年,但在佛法上的修行已经是通天彻地,这一番名声下来,老百姓自愿追随于他,甚至连金禅寺的住持都愿意为他腾窝。

祖师却只是手指轻点,指着西方道:“我只要那块地!”

于是乡民就在这黄浦江的对岸为他建了一座小庙,那里有处寒潭,寺庙依寒潭而建。原先还有很多僧人在困惑之时常常到寒潭边苦行,可久而久之,去寒潭的人越来越少了,杂草越生越多,先是后院废了,后来就连那条通向寒潭的小路也封了。

“可这寒潭寺的香火却越来越盛……”贺兰雪很是无奈的蹙了蹙眉头。

我也觉得方丈这话另有深意,或者说这寒潭寺,这世道,啼笑皆非。

方丈右手举起,念叨了一句阿弥陀佛,接着坦白告诉我们:“祖师将泥像藏在了寒潭之中,那里有立寺最重要的东西,便取名为:寒潭寺。”

方丈看向夜空挂着的皎洁皎月,缓缓道:“祖师找了一辈子菩萨,最后才知道,他自已便是菩萨的应化之身,这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贺兰雪听着这句话若有所思,老姜却急切得追问方丈,何时能带我们去取那泥像?

“不急,你们来得巧,明日正是礼佛日,晚时吃了这场斋,东西就到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方丈微微躬身:“明日子时,寒潭水边恭候各位!”

之后就喊小和尚送客了。

路上的时候,银铃儿没心没肺得说了一句:“既然要把东西给我们,干嘛还要去寒潭,那里的路不是早荒废了吗?”

“还有我觉得挺奇怪,这方丈看起来挺负杂的,为什么任由寒潭荒废了也不打理呢?”

对于银铃儿疑惑,我也只是随意附和了一句:“谁说不是呢。”

可心底里却由衷佩服那位祖师,佩服这位方丈,所谓大智若愚,便是此种。

一觉醒来就到礼佛日了,本来我还想喊老姜凑个热闹,老姜却趴在床上死活不起来,说是什么昨晚解决那四个贼人累着他了。

这话一听就是推辞,他可是黑刀麒麟,这点小事算事儿吗?

不过老姜一说累,我这困意就起来了,一觉睡下去,再醒已是傍晚。

是夜,更深露重。

我们一路穿过了后院小路,那里早已荒草丛生,围墙不仅塌了,还有很多蜘蛛网,好似幽深的寒潭早已被世人遗忘。

尽管我们已经比约定时间早到,可等我们出现时,却看见绿如翡翠的潭边早已出现了一道身影。

方丈盘坐在水潭边,月下禅定,身上的袈裟都结了一层薄薄的霜,看来他到这里已经有些时候。

老姜还上去寒暄:“不是说好了子时,您怎么来的这么早?当心受了风寒。”

上海这些天的日子并不算凉,可是当我们越靠近寒潭,就越觉得有一股冻彻心扉的冰冷在往骨头里扎。

那袅袅寒气的来源,便是深不见底的水潭!

水潭不小,有两座院子那么大,今日明月当空,映在地上脚下皆白,可照在寒潭之中,却好像被揉碎吃了一般,阴沉沉得不透着点光亮。

更奇怪的是,寒潭中央居然立着一尊小和尚的石像,身穿一件月白色袈裟,每一道线条都雕刻的栩栩如生,可偏偏最关键的脸却是空白的。

令我大感吃惊的是,他的额头上也有一道竖线,跟梦中那个三眼李惊岚的额头,几乎一模一样!

而他的脚下,踩着九条碗日粗细的青铜链子,青铜链子的另一头深深扎进水里,看不到底,仿佛是在束缚着水潭里的妖魔邪怪……

“奇了怪了,这尊石像应该取材于你们祖师在寒潭上悟道的场景,可为什么偏偏没有脸?”老姜不明所以的看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