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上是万无一失了。
这些男人,他们曾经在种种勾心斗角中将破败的京州军打得溃不成军,曾经横扫西戎,奇袭岭东,一肩扛起洪州北蜀两只野兽的压迫攻击,踏遍了万水千山,建立了新的国都和城邦,可是这个时候,面对着这些茹毛饮血的“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犯了同一个错误轻敌。
六月二十一夜里,尹玉英突然接到战报说葛拉的屯兵遭到偷袭,守将被杀尹玉英当时就急了,一是惊怒,二是葛拉离彩玉湾不远,而江宁人就在彩玉湾,因为这地方偏僻,又相对是后方,原本的驻扎在那里的人就不多,此番几乎全被江宁调到麦子岭增援,当即尹豹子下令亲自奔袭葛拉。
他没把麦子岭的人抽光,知道动手的肯定不能是塔里木里,只带了几万人,心里就存了轻敌意。同时,麦子岭的地理位置事关重大,他没有冒险,将跟了自己多年的副将袁晓忠留了下来。
尹玉英的行军速度绝不算慢,然而就在麦子岭东边一点到葛拉的一段路上,却猝不及防地被人从后边抄了底。
是从后边没有人想得到。
就算白旗赤旗联手的兵力,也绝做不到分出足够多的人去挖了葛拉之后,还能有实力埋伏在他们走过的地方的后边。
尹玉英只犯了这么一个错误,便葬送在了这里。
冉清桓从头往后把这事情推敲了百遍,最后只得摇头,便是自己,也做不出更多更准确的判断了。
真的有人能有这样日行千里的速度不成?
在天然环境和自古流传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下,草原民族基本上除了畜牧之类是不怎么从事生产的,物质的匮乏激发了存在在本性中的残酷野蛮,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地方,这些人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称作是个聚居的抢劫团伙。
就连冉清桓本人,也远远低估了这种凶悍程度。
本就不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惯了的中原人想象得到的。
陆笑音曾经提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因为草原上物质的极度匮乏,这些人几天不吃不喝也能挨下来。冉清桓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脊背上忽然有些发凉,晇於族自称狼神的后代,然而这点却真的和狼这种动物如出一辙般地相像了
在秋凉将近尾声的时候,冉清桓到达了雁凉城。
雁凉城,也叫雁不归,差不多是九州最远的地方了,北蜀的戚氏最早就是被派到这里驻军的。
尹玉英被偷袭而致身死第二天夜里,麦子岭还没有得到消息,便遭到了如出一辙的偷袭,袁晓忠的反应不比尹玉英快,尤其是看到了自家大将的首级,麦子岭守军们惊怒交加中竟然混乱了起来。
这样的混乱在敌袭的时候是致命的,当夜麦子岭失守。
风吹一宿,原本固若金汤的麦子岭,好像眨眼间就成了汪洋血海几乎是全军覆没。
这里说的是几乎,然而英雄,纵然是无名的,后世仍然会记得他们的功勋。
十几个年轻的战士没顾得上掩埋他们战友的尸体,历尽种种旁人无从获知的艰险突围出来,不要命似的速度昼夜兼程赶到彩玉湾。
江宁接到消息,当机立断地把所有的兵力火线收紧,这屯兵的几个地方看似精妙,而此时有个致命的缺点显现了出来一旦麦子岭失守,其它地方立刻首尾难顾,他果断地放弃了之前黄州、岭西、九玄几个地方的防卫,一日十二道令箭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和路线派出,严令守将立刻带兵撤出,全部集结在雁不归便是用人盾,也不能再叫蛮子南进一步,尸体成了山,堆也要堆到朝廷的援军来!
当中几次交锋,谁都没讨到便宜,一时对峙不下。
江宁之所以和尹玉英能够互补,就是因为这个人的稳,他不是一个很好的攻城之将,却因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