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的聊天中,他得以窥见应琛过去的五年。
“一开始并不是他来找我,而是应叔叔。”
周家世代都研修医学,父母都在b市医科大学担任正教授,哥哥是市中心医院的临床主任,而周伊则选择修习心理学。
应为斌和周伊的父亲早年有交集,为了自己的儿子,年过半百的人还要拎着礼物上门求人。
周伊听完应为斌的描述,便爽快地答应了。
“我刚见到应琛时,就明白为什么应叔叔要亲自上门了。应琛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当初很不配合治疗。”
为了更了解自己的病人,周伊选择观察他的日常生活,并和许宁沟通,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观察,她发现应琛的生活非常规律。
他和女儿住在郊区的一座独栋别墅中,每天九点出门工作,接近晚上十点回家。
那时卓新的新厂区刚建成,十公里外毗邻海域。
应琛在下班时会开车绕到海边,望着黑漆漆的海域,一直待到晚上。
单位、家里、海边,这是应琛最经常去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b大。
他会去b大的食堂里打好菜,坐在沙发的位置一个人吃完,然后一个人去b大的操场上走一圈。
周伊知道应琛不是b大的学生,对他这种规律到偏执的行为不解,更为好奇。
直到某次周伊又拿着笔记本进行自己的“记录”大业时,她跟着应琛一路,开到了某处价值不菲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