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该惩戒了?”

[67]第 67 章

温太皇太后蹙眉,无法理解事情已成定局,皇帝竟开始生了反骨,不觉得已经太晚了吗?

她沉声道:“皇帝,不得对国舅无礼,这可是你母后的亲哥哥。”

宋永逸冷笑:“一家子窃国盗权的乱臣贼子,算朕哪门子舅舅?”

说着猛然掷杯,场内侍卫大半顷刻抽刀,先是劈向自己左右非己方的护卫,因事发突然,小半还未及反应便去见了阎王。

剩下的防住了第一波突袭,却也熬不过对方准备充分,人数占多,不多时也纷纷被斩于刀下。

能在御前护卫的,多半还出身显赫,这其中不少还是在场高官贵族家的子弟,尤其是温氏子弟,损失尤甚。

现场立马惊惶喧闹起来,但被冷白的刀锋架着不敢乱动。

太皇太后及几位亲王要臣此时还未受制于人,他们身侧都有自己绝对信任的心腹高手,此时将几人围拢,呈包围守卫之势,与突然发难的“叛党”紧张对峙。

温太皇太后脸上并无狼狈之色,她美目微眯深沉的盯着宋永逸。

半晌后叹息一声道:“皇帝这是何苦?”

“即便你与礼亲王里应外合,安插了自己的人手进园,又有多少人肯随你们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温太皇太后多年斗争素养,自然一下子就能判断形式。

皇室大小内宴喜事,便是不由礼亲王负责的,他经营多年要进行人员调度倒也不难。

只是就连一个小小园子里的侍卫他们都不能全然更换,足以说明皇帝并未掌控整座皇宫的守备力量。

这点温太皇太后即便不用分析也有这自信,大内侍卫多半掌控在温氏族人手里。

他们随着太皇太后鸡犬升天,力压宋氏皇族数十年,若是叫宋氏夺回皇权,绝无可能被赦免的一党。

自然不在可被收买或劝服之列。

因此别看厅内是皇帝的人手占了上风,但信号已然发出去,分布在各处的禁卫军已经赶过来。

以温氏对皇宫的掌控力,皇帝的人注定撑不了多久。

温太皇太后扫了王凌波身侧的王凌淮一眼:“莫不是皇帝指望留下来的这位仙长参与叛乱吧?”

“若他当真敢出手,他与他身后的王家可真就是万劫不复了。”

王氏自然不会是舍生为大义,匡扶宋氏江山的家族。

王凌淮撇了撇嘴,并不否认太皇太后的话,这等政.变哪怕是他能沾上因果的?

他方才见堂妹身陷囹圄时,想的也顶多的带着堂妹和族长逃走,保住一时性命,回到雍城以图后续。

见状,太皇太后更加胜券在握,对宋永逸道:“你一向知情识趣,别犯傻。”

“哀家也不想我大淳频繁换皇帝,没得惹周边小国笑话。”

宋永逸笑了:“无碍,只要我大淳永远屹立于沧州之首,莫说后族窃国,皇帝沦为傀儡,便是礼崩乐坏,丑事频发也没人能置喙。”

“可若是我大淳国力衰弱,无力震慑周国,便是再如何庄重规矩,也只会受人欺凌。”

“皇祖母垂帘听政以来,我淳国国力如今剩下几何?”

温太皇太后掌权多年,所得已满足世间追求极致,自然也就想着名留青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一笔。

听闻宋永逸对她政.绩的嘲讽,温太皇太后当即怒声道:“哀家垂帘听政这些年,海清河晏,百姓安居乐业,数十年未爆发过大的战争。”

“哀家为大淳殚精竭虑,上对得起先祖,下对得起黎民,岂是你个逆子能污蔑?”

宋永逸也动了真怒:“好个恬不知耻的海清河晏,四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