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波似笑非笑:“哦?还请陛下明示。”

宋永逸道:“凡俗之力不可为,但若动用仙家之力,解决区区拥堵自然在弹指之间。”

宋檀音此时接话道:“可三界早有律例,不得以修士之力干涉民生。”

“除非甲级以上天灾战乱,否则修士一旦出手便会俗孽缠身,轻则境界跌落,重则命丧黄泉。”

[64]第 64 章

王凌波听这这姑侄俩一唱一和,神色反倒平淡下来。

顺势“恭维”宋永逸道:“陛下既然提起,想必已经将宋姑娘所说的顾虑考虑在内。”

宋永逸笑了笑,好似将她的话视作一种默契。

“自然,依照律例修士虽不得干预人间甲级以下天灾人祸,王朝更迭,更不得左右战局,干扰民生。”

“但此界到底仙凡共存,仙规冷酷却也并非不通人情。”

“按仙律,一国若遇普天同庆之盛世、事,可加开恩科,可大赦天下,可向天祈福,寻仙人庇佑,若非无理要求,一般仙门都会代天受理。”

这也是此界各国王朝统治相对稳固的原因,除非真遇到千载难逢的昏君集团,治下实在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这是仙门绝不能干涉的。

小型天灾危机,抑或人祸纰漏,短期内不至于动摇国本,但以凡人之力又难以解决,放任不管恐会酿成大祸的,通常国家会想办法钻这条仙律的空子。

远的不提,就是沧州内淳国以北相邻的某小国,前几年便因连年降雨稀少,唯恐粮食欠收百姓过不下去揭竿而起,接连三年换了三位皇帝,趁着改元盛事求仙门相助降雨。

而淳国作为苍洲第一大国,自然不必付出如此代价。

果然,宋永逸接着道:“立后,正是普天同庆之盛事。”

“如今恰巧剑宗仙长还停留在淳京,更能省却繁文缛礼,想必以几位仙长之力,不消片刻便能疏通运河。”

王凌波快被气笑了,她没再搭理宋永逸,而是视线落在温太皇太后身上。

“又何须多此一举,若说普天同庆之喜,今日正直太皇太后圣诞,岂不是更当得起。”

温太皇太后浅笑,话说到这份上,脸上也是不装了:“若能解此次受难商贾百姓之急,莫说区区寿诞,便是让哀家茹素三年也是当仁不让。”

“只是去年已然以此为由,祈仙门解了南边的蝗灾,仙律规定皇帝太后非整寿不得祈福于天,去年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话已经摆在这里了,要想王家不倒,只有你接了这后位自己庇护。

王凌波仍是不肯就范的,她目光落在赵离弦身上:“神君近日苦寻魔修无果,有无可能那些刁钻狡猾的邪魔就藏在京郊河内。”

“否则无法解释为何百年来都井序有条,畅通无阻的运河,竟会这么恰巧的几艘船同时侧翻,又恰巧堵住了河口,更恰巧强风相助,牵连大小船只数百。”

“不若神君和几位同门掀开河水,一探究竟?”

温太皇太后和宋檀音两姑侄脸色一变,她这算盘都崩众人脸上了。

掀起运河水,顺便将那些东倒西歪的船只梳拢摆正,再放回来是吧?

京郊河道作为整条运河最大的枢纽,河面宽阔水量深厚,自然不是普通修士能够撼动。

若一般修士想要疏通,自然是拨弄船只,至于同时拨弄几艘,耗时几何,只看修为而定。

便是温太皇太后老谋深算,也未想到能以这等以力破巧之法钻空子。

别的修士或许不能,但赵离弦却是可以的,届时假借搜寻魔修之名,既不违背仙律,又“正巧”梳通船只,没人会质疑被掀上天的整条河落回原位时,船只的位置是否与先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