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优秀哦。做电商的你也认识啊。”姜来嘀咕,“还介绍。”

“你不也认识专家。”

“谁啊?”姜来问。

“丁如啊,你最好的朋友,都 P 几来着了,不是专家是什么。”陈可跃说道,“我认识的还比不上你认识的。”

“对哦。”姜来的脑子转过弯来,“乡村振兴!没错!她前几年还在嘀咕这事呢,后来项目被人给撬了,也没干出点水花来。”

姜来记起上周与丁如的约定,可惜周末她去外地面试了也没碰上,晚上一定得打个电话联系下。

“我问你个事诶。”姜来朝陈可跃走近两步。

姜来摇摇晃晃地靠近,陈可跃居然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里咯噔一声,一瞬间还有点想后退。

“啥事?”他假装镇定,眼睛却不自觉地眨了好几下,“要不坐下说?你吃饭了吗?要不去吃饭?”

因为中午忙得没吃中饭,姜来五点不到就在酒店吃了晚饭,她看了下手机,现在是五点二十,天色已经在慢慢调暗。

“我不是很饿。你有空的话,能不能带我看看规划里要拆迁的区域,四处转转。”姜来提出了要求。

陈可跃听完停顿了下:“原来是工作的事,你这么上心啊。我还真没想到你们银行会派你来。”

“可能是为了拍你马屁吧。”姜来淡淡地回道。

此时,远处橘黄的太阳开始正式下沉,弥散开一轮轮沉甸甸的柿子色光晕。

因为地势高差较大,几个村镇分布地比较散,陈可跃开车载着姜来去了好几个点位。结果如姜来所想的一样,都没有看到正式的征迁公告。

“我再带你去个好地方,有个地方有一片水上红树林。”陈可跃兴致勃勃,透过车窗,有耀眼的金色光线射过来,姜来转过身看到他在光影里笔直的鼻梁侧影。

还是会为了同一个人反复心动。

“所以这个区域,政府到底想怎么搞?”姜来晃过神来,把自己方才的疑问提出,“前几日开会的时候,你说这个地方的开发期限是 3 年左右,后续的开发和建设进度其实很紧张的,结合设计院的一些初步方案,我感觉跟我看到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姜来说完,陈可跃沉默了半分钟。

“你们 Y 行的领导先来找的我。他知道夏雪跟 Z 行很要好。”他说道。

“我问的是项目的事情。”姜来见他顾左右言他,也不绕弯子,“Z 行这几天一直在理拆迁的东西,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资料。”

在陈可跃的印象里,对于银行的工作,姜来总是一副淡淡躺平的状态,不争不抢,甚至在家里也不怎么说。她的父亲退休前是银行的高层,但是父女关系一直很紧张,平日里她也几乎不会回父母家。

关于她具体的工作,说是项目评审,陈可跃其实也没怎么听她聊过。

从与他们领导的交流中,他少许能知道姜来的岗位是银行内部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脑海里一直佛系工作的她,跟今日犀利的她相比,仿佛不是同一个人。

市面上的大行已经流行做一种叫有机更新的贷款两到三年了,简答地说,银行可以为政府拆迁提供融资,这个融资金额可以做到拆迁成本的 80%左右。

所谓的有机更新项目,一般包含前期的拆迁和后续的改造和新建两部分,融资也可以分段实施。所以第一步,是要核算拆迁金额的真实性。

“哦。”姜来发现陈可跃对她有所保留,便不再追问,“那就带我去看看水上森林吧。”

今天的白天是个大晴天,晴天的夕阳尤其美味。

直白、绚烂、直击人心。

车停在堤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