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了,心痛到无以复加。

学区房是她的底线,景区房骨折都不一定卖得掉。关键现在她的现金流已经不充沛了。

买房,永远的陷阱。

接下去的一周,姜来周末回去看了孩子,剩下的日子整体还是比较规律和轻松。比起每天在办公楼里朝九晚六,在鸢湖风景宜人的酒店里办公,心情是不会差的。做狗的情绪也是比较少出现。

项目专班里固定的人员就十人左右,都是从各个机构抽调过来,整体也还算和谐。

胡学竞现在是她的固定饭搭子,都是金融机构的也比较有共同语言。

“你不是科长么,现在全脱产出来,单位里的事情不管了吗?”姜来问。

“管的。”胡学竞正埋头在一堆资料里,他已经帮街道整理了三天拆迁相关的资料,“我周末回去加班。”

“我天。”姜来惊讶,“那你肯定没孩子。”

他突然抬起头来,一字一句说道:“我没结婚。”

“噢,这样。”反而是姜来感到一丝尴尬,“这个项目,你们行挺重视。”

“当然了。”他把看好的资料都捆起来放一边,“这个项目挺复杂的,牵扯的前期工作就很多。”

“是啊,整村拆迁。”姜来念叨着,“不容易,你见过正式的可研报告吗?”

一个项目如果要正式发改立项,需要一份由专业机构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里面会对这个项目的各方面包括社会评价、财务评价等进行研判,发改部门对此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即可正式出具立项。立项相当于一个项目的身份证。

“可研单位的人不是天天在。”胡学竞说道。

“这种时候,他们应该最忙呢。”姜来疑问,“也没见他们着急啊。”

胡学竞没说话,手上的活没停下。

要不是跟陈可跃闹掰了,这个项目的事情姜来还真想好好找他聊聊。

“你刚刚那些拆迁资料,晚点可以给我看看吗?”姜来问。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说:“我整好以后,会汇总成一张表,到时候直接给你好了。”

还怪好心的咧,姜来见状马上夸他“了不起”。

每日晚饭后,姜来养成了沿着鸢湖散步的习惯。今日如往常一般,走着走着。她就走入了一个与往常不一样的路线。

鸢湖的南侧是山,山上高低错落,盘踞着这个区域最主要的公路、商业,还有居民区。

这边的居民过的是一半是山,一半是水的生活。

小城风光,旖旎惬意。

姜来沿着上坡走着,市井热闹,人来人往。

她观察这些地标的名称,她确定这一路来经过的几个街区都被划入了有机更新项目的区域,如果按照正常进度,现在估计已经在开征迁大会了,可是姜来仔细绕了好几圈,也没在村镇公示牌上看到征迁有关的公告。

她询问了好几个街头底商商户,也没人听说过这边要拆迁。

像是这种消息,如果肯定的话,老早就传老远了。

姜来买了杯鲜榨的甘蔗汁,边走边喝,时不时把沿街的实地情况用手机拍下来。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次陈可跃身边没有拥簇的人群,只有一位三十左右的利落的女士,陪在他身侧,微笑听着他说话。

有些时候你可以转头就走,但是有些时候,你已经确认对方也看到了你。

陈可跃抬起手,远远就跟她打了个招呼。

第五章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了解一个人

陈可跃与海姜村书记在商量晚上“基层会客厅”的安排,他的眼神准确截住了在下坡游荡的姜来。

她的头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