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年便说:“你在杨金奎面前,不要跟他提这些事。”
令年说:“我知道。”
慎年把电话挂了,思索了一会,大掌柜推开门一看,见他电话打完了,便捧着账簿走进来,还没张嘴,慎年道:“再说吧。”便离开银行,驱车回到于府。恰巧在府外遇到了从衙门回来的康年,康年道:“你跟我来。”两人到了书房,听差斟了茶,康年对慎年道:“你先请用茶。”
慎年茶本来已经拿在手里了,见他这样客气,又放下来,笑道:“那我不敢喝了。”
康年道:“怎么,怕我的茶烫嘴吗?”
慎年道:“我看你的架势,仿佛还在衙门里,跟你那些做官的同僚说话。”
康年也不由笑了,说:“我只佩服你这个人,年纪轻轻,却精似鬼。的确是有一桩公事和你商量。”
慎年不喜绕弯子,便道:“大哥,你说吧。”
康年端起茶来,说道:“现在官办的中国、交通两家银行,信用非常的好,政府委托两行发行的钞票,亦在民间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我听你大嫂说,现在家里下人开工钱时,有许多人宁愿要纸钞,倒不肯要银元了,嫌它累赘。依我看,不过三五年,全国推行以法币代替金银,是很自然的事了。你的银行,为什么仍不肯承兑纸钞呢?这样下去,岂不是白白流失了顾客?”
慎年道:“大哥,你是要我们银行也承兑纸钞吗?”
康年道:“我看那样也没什么不好。”
慎年道:“大哥觉得有益处,是有益于你在钱币司的差事,还是有益于银行的生意?”
康年将茶浅浅啜了几口,放下来,说:“两者皆有之吧。”又说:“难道你现在对两家国家银行的信用,还有质疑吗?”
慎年望着康年,笑道:“大哥,两家银行是去年在财政部的主持下筹办起来,当时号称股本三千万,民国政府认购一千万,其余股份有商界认购。我想问,到今天截止,政府认购的一千万,已经实缴了吗?商股又认购了多少,有定数吗?这两年间,各处军费开支,两行又替南北各地方垫付了多少,统计过吗?”
康年道:“你到底还是不改这个习惯,张口就要算账。”
慎年不以为意,“你以钱币司的名义,要我承兑你们的纸钞,我当然要算账。”
康年道:“帐当然是有的,你要是想看,叫底下的人给你看就是了。”
慎年便起身说道:“我现在并不想看你们的帐。三五年之后,如果国内的经济环境没有变坏,市面上纸钞与银元兑换的价格也没有跌得太厉害,那倒可以考虑,如今,我们的银行暂不承兑官发的纸钞。”见康年皱眉,慎年若无其事道:“大哥,于氏银行早不是官办了,现在是民国政府,法律的社会,虽然你是做官的,也不能强逼百姓吧?再说,我们银行的流水,也不过百万之数,你怎么不先去游说汇丰、花旗、道胜这几家洋人的银行呢?”
康年见他如此刁钻,亦摇着头笑了,说:“我本以为,比起洋人,你大概还多少会看我一点面子。这样,我在衙门里可是不好交差。”
慎年正色道:“你有你的难处,我也有我的难处。”
康年一时也拿他无法,只能略微将头一点,慎年见他面色还好,便离开了书房。一直走到厅里,又到小会客室一转,都不见令年的身影,便又上楼,走来令年的房间她自婚后,也多住在昔日的闺房,因此这房里花瓶、画报、衣架等,都还原封不动,铜床下又有一双绣花拖鞋,一左一右地散落着。阿婉偶一路过,见他在房里驻足,便说:“三小姐来待了一会,才走了。”
慎年说:“知道了。”拿起她随手放在桌边的画报,翻了几页,一时有些失望。
第105章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