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3)

银子。就因果而言,殿下所得的银子出自杜大人的口袋,只是经过了计省之手罢了。”

梁溱露出点讶然的神色:“一箭双雕,果然巧妙。”

赵瑾微微颔首:“臣先行与计省交涉,以低价签下吴山闲云的田约。”他转向杜瞻,拱手道:“届时劳烦杜大人,无论以何种方法,都要引诱马鸿滨接了臣的计田牌。”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将一大笔银子以计省的名义暗渡到兵部的手中。”

第29章 破立

流田之事在偌大的京都传得沸沸扬扬,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每隔几日便有新的城县递上奏疏,桩桩件件直指计省。流年不利,自年初起,礼部、户部、中书省相继出事,如今这霉运又蔓延到计省头上,朝中人心惶惶。

陈汝安自进京以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副要养病到告老还乡的架势。这可把几个依附于他的小官吓得不轻,他们既不洞悉全局,有无势力傍身,几次三番去陈府打听,想得到点切实的消息好解了这夜不能寐之忧。然而事与愿违,陈府别说消息,连半只苍蝇都没放出来。

正是六神无主、惴惴不安之际,一道圣旨将陈汝安召进了皇宫,四下俱惊。圣主自流田一案以来,便对此时毫不上心,态度敷衍,即便流言四起也能不动声色,怎么看都是要抬手放过的意思,这节骨眼却把陈汝安召进皇宫,莫不是准备发难了。

众人皆以为计省定然凶多吉少,却不料先出事的竟然是兵部!

彼时朝中人人都盯着计省,圣主连夜急召陈汝安的消息不胫而走。却无人知道在这个风声鹤唳的雨夜,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靠近兵部尚书的府邸,带走了府中的主人。

次日圣主便以山贼防控不利为由降了兵部薛景明的官职,从尚书贬为侍郎,原先的侍郎贬为郎中,剩下的依次降级,贬无可贬的便只挂虚职,只待来年还乡。接任兵部尚书的是平调来的右卫上将军顾清渭。

“想不到圣主竟然舍得把统领宫禁宿卫的上将军遣来做尚书,看来是真的对兵部不放心了。”朝堂之上彼时人人自忧,梁溱还有闲暇跑到宋解府上饮茶。滚水浸润过茶叶,泛着清渺的香,冬日饮上一盏热的,仿佛连肌骨都消融了。

梁溱惬意地眯眯眼,抬手又给对面的宋解也斟了一杯。

“多谢殿下。”宋解接过茶,并不饮,只在手里围着取暖,“臣不了解军务,既然右卫上将军与兵部尚书职位品级相当,有什么舍不舍得一说?”

“自枢密院建立以来,兵部名存实亡,尚书官职虽高,一个空职而已。”梁溱道:“左右卫上将军却不同,他们再加上大内统领李元裴,是宫中真正的掌兵之人。皇宫安防何如,全要依靠军士宿卫,这是何等紧要职位。下至宫人,上至天子,合宫性命皆系于他们手上,圣主把用了这么多年的右卫上将军调来坐冷板凳,岂非大材小用?”

宋解对此是真的不通,偏头思虑良久,才道:“或许圣主之后想要重用兵部。”

“重用兵部?”梁溱微微一愣,跟着他的思路想:“大人的意思是说,圣人要给枢密院分权。”

宋解微微颔首:“臣斗胆猜测而已”

梁溱皱眉:“我不曾想过这层,也许真如你所言也未可知。我们设计将兵部牵连进计省的泥潭中,为的不过是提醒圣主,计省势大,想要和六部勾结轻而易举,踩着流田的底线都能将银钱送进兵部的口袋。圣主平素最恨官员结党营私,计省已然独掌天下财权,若是还把手伸向军务,哪怕只有一点微末的可能,他也不敢赌。”

“既然中书式微,计省之外剩的就只有一个枢密院。”梁溱眼睫颤了颤,“他若是把枢密院看成第二个计省,下一步分权势在必行。”

“大人看着对朝中事一窍不通,实则看得比谁都